0
0

施羅德投資資深新興市場經濟師David Rees表示,七大工業國組織 (G7) 國家的通脹率早前錄得近四十年來錄得的最高通脹率,各國央行均將控制通脹率作為目標。儘管整體通脹率可能很快便會開始回落,但市場仍然擔憂通脹回落的速度將相對緩慢,原因有三。

原因一:中國清零政策對供應鏈的影響

首先,中國持續實施新冠病例清零政策,意味著供應鏈瓶頸或會維持一段時間。封鎖措施對4月份的中國經濟造成衝擊,第二季度的經濟產出(國內生產總值)可能較上個季度出現萎縮。

封鎖措施對中國國內經濟造成衝擊的同時,亦有可能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深遠影響。畢竟,中國已成為環球供應鏈的核心,製造業活動因遏制新冠疫情的限制措施受到一定阻礙,繼而導致交通基礎設施陷入停滯的局面。 

目前已有跡象顯示,供應商交貨時間將延長,供應鏈亦存在惡化風險。

原因二:商品價格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市場帶來最初的衝擊以來,能源價格雖已趨向穩定,但仍然偏高,並有可能再度攀升。

俄羅斯已切斷對波蘭及保加利亞的天然氣供應,並威脅停止向其他歐洲大國供應天然氣。與此同時,歐盟正試圖就新一輪制裁達成協議,其中包括對俄羅斯能源實施禁運,最早可能於2022年底實施。

然而,食品價格或許才是最大的威脅。聯合國糧農組織指數顯示,今年迄今為止,以名義美元計算的食品價格已經上升了約20%。肥料市場價格出現顯著衝擊,意味著食品成本上漲的風險有可能持續。因為對環球經濟體系而言,俄羅斯及白俄羅斯以往一直是重要的肥料生產國。農業生產週期較長及投入成本上升或可導致食品價格在高位徘徊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氣候變化亦影響部份主要市場(如印度)的農作物生產,這對新興市場的威脅尤其明顯。在新興市場,食品在消費者物價指數中所佔比例相對較大。以往,食品價格飆升曾引發社會動盪, 2010年發生的「阿拉伯之春」便是例子。

原因三:服務業復甦

對通脹前景的第三項憂慮來自服務業。由於市場對疫情的憂慮逐漸消退,需求自製成消費品逐步重投服務業的輪動才剛剛開始。

英國是第一個放棄疫情限制的主要經濟體。該國的數據顯示,需求明顯轉向服務業。美國方面,服務業產出才剛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而隨著需求的回升,產出可能會進一步攀升。

在失業率極低及工資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服務業或需聘請更多人手,以支持需求復甦。服務業通常具有勞動密集的特性,因此產出價格特別容易受到工資成本影響。由此可見,服務業或許很快將成為推動通脹的關鍵因素,從而加劇工資與物價螺旋式上升的風險。

施羅德投資預測

考慮到上述風險,該行已將今年的環球通脹預測從先前的4.8%上調至6.4%。儘管我們仍預期明年通脹率將會下降,但下降速度或會較為緩慢。因此,施羅德投資已將2023年的通脹預測從先前的2.8%上調至3.6%。

花旗銀行認為美國通脹將於今年年底在6.5%見頂,明年向3.5%回落。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