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去年全年推出新盤數字為13,499伙,佔全年全年一手私宅潛在供應34,046伙僅約4成左右,而因預測2023年的一手私宅潛在供應增至逾4萬伙,在基數增加的情況下,相信發展商要加快推盤步伐,才可減少潛在一手私宅供應數量,惟他們的推盤步伐亦相當視乎實際市況,及發展商的經營狀況。

2022年上半年疫情嚴竣、至下半年港銀跟隨加息、股市波動,多重夾擊下發展商明顯放慢推盤步伐。2022年全年一手成交跌穿1萬宗水平,僅錄約9,100宗,較2021年全年約1.66萬宗按年大減45%,更創2013年《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實施後近九年的按年新低。至第二季後段疫情稍緩和,發展商重拾推盤步伐,4月起多個焦點新盤登場,如信置(00083)、嘉華(00173)及中國海外(00688)的港鐵錦上路站柏瓏兩期,短短三星期累沽近1,350伙;緊接暑假的新地(00016)屯門NOVO LAND兩期、恒地(00012)粉嶺北ONE INNOVALE三期均熱銷,推高一手交投回升至月計逾千宗水平。

然而官員認為樓價下跌幅度健康,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去年1月至11月,本港樓價跌約13%,月均成交量約3,900宗,全年成交不足5萬宗,他認為這種情況屬於樓市有秩序調整。去年美國不斷加息,而香港受新冠疫情影響,既未與內地恢復通關,與國際往來也受限制,經濟環境欠佳,有意置業者態度較為審慎。另一方面,樓宇成交量低,反映沽售單位的人士和地產商均非急於求售。似乎「官方」未會為撤辣放口風,下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在樓市着眼點仍在長遠供應,並非關短期樓價走勢。

但通關後是否代表購買力增加尚在未知之數,反而本港購買力不斷下降對樓市仍存在很危機,參考統計處出版《香港人口趨勢1991–2021》,香港整體人口在去年持續下跌,按年減少6.79萬人,為30年來新高。香港的出生率也逐年下降,根據《1981年到2019年香港生育趨勢》,在2011年每千人口中新生嬰兒數為13.5個、2021年每千人口中新生嬰兒只有不足5個,可見香港嬰兒出生率不斷下降。香港的樓市一直被指「剛需」,但從實際的數字可見,隨著流出人口增加、出生率下降,可見日後港人對於樓市的整體需求會下降,因此驅使樓價上升的重要因素「需求」已經在減少。

早前行人友人指本港移民潮未有減少,移民者多為30至40歲人士,大部份為中產人士,在港有充裕購買力,集中在中小型單位樓價約1,000萬元至1,500萬元之間,所以通關後1,500萬元或以下的新增購買力,來不及補充,對介乎這範圍的樓價自然添上了壓力,而大多數為現時供應的主要分類,故新盤推售時相當有壓力。

另一名發展商卻坦言,以目前市況,大升欠理據,何況一手價依然在水平以上,老闆也不欲減價出售,當然寄望通關後有起色,「手上大盤不少,為今年追趕銷售成績的話,也須要貼市減價」。若平過二手,老樓估計又會重現1997年金融風暴「人踩人」「盤爭客」的場面,他說不希望會發展到這樣,總之今年賣樓也步步為營。

近期一、二手齊轉旺,尤以新盤更勝一籌,頻頻乍現大手掃貨個案。資金以真金白銀入市豪掃「磚頭」,似乎打賭樓市已經見底,為未來樓市再展升勢作好提前部署。至於是醒目錢抑或是中㑀,估計農曆新年後一個月便可知曉,若然有價有市兼成交量大幅回升才能確認樓市小陽春。

資深傳媒人 劉兆昌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