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全球投資市場中,「戰爭」或「地緣政治事件」一向是令市場恐慌的關鍵字。每當出現這類事件,市場通常立即向下反應,資金流動加劇,股市波動隨之擴大。從過去數十年的實際案例數據來看,戰爭及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的確會即時影響股市,令市場在短期內出現顯著波動。

 從珍珠港到911:地緣政治事件如何影響全球股市走勢?

地緣政治事件事件日期標普500當日跌幅%標普500總跌幅%觸底所需日數回復所需日數
2022年俄烏戰爭2022/2/24+1.5%///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2013/4/15-2.3-3415
美國911恐襲2001/9/11-4.9-11.61131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8/2-1.1-16.971189
贖罪日戰爭1973/10/6-0.3-0.656
慕尼黑奧運恐襲1972/9/5-0.3-4.34257
越戰春節攻勢1968/1/30-0.5-63665
六日戰爭1967/6/5-1.5-1.512
北部灣事件1964/8/2-0.2-2.22541
甘迺迪總統遇刺1963/11/22-2.8-2.816
古巴導彈危機1962/10/16-0.3-6.6818
蘇伊士運河危機1956/10/29-0.3-1.534
北韓入侵南韓1950/6/25-5.4-12.92382
珍珠港事件1941/12/7-3.8-19.8143307
平均/-1.82-6.92863

以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為例,當時美國標普500指數在事件當日急挫3.8%,其後更因二次大戰局勢急劇惡化,總跌幅達到19.8%。這次股市大跌足足用了143日才見底,市場要花307日才完全復原,可見大型戰爭對股市的負面影響明顯,但戰爭要在接近3年後才完結,可再次驗證股市走勢先於現實事件的經驗之談。

類似情況還發生在1950年韓戰和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爆發之時,當北韓軍隊南下入侵南韓,標普500指數單日急挫5.4%,事件的整體跌幅達到12.9%,見底日數為23日,回復所需的時間為82日;伊拉克1990年入侵科威特導致的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標普500當日僅下跌1.1%,但累計跌幅高達16.9%,用了71日才見底,最終回復則用了189日。對於這類持續性不明朗的戰爭事件,可見儘管市場的復甦需時,但仍然值得提早分批撈底。

不過,並非所有的地緣政治事件都會持續地對股市造成長期的影響。以2001年的911恐襲事件為例,美股於恐襲當天跌4.9%,整體跌幅亦達到11.6%,但與珍珠港或韓戰相比,市場復甦的時間相對較短,只花了31日便完全回復元氣。市場的反應雖然劇烈,但只要事件本身並非長期的軍事衝突,股市通常可快速消化恐慌情緒,並迅速回穩。

再看歷史上另一個案例: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當時的核戰危機令全球高度緊張,當日美股僅微跌0.3%,但其後總跌幅擴大至6.6%,用了8日見底,18日便能夠恢復原有水平。可見當危機迅速解除,市場亦會迅速恢復平靜,恐慌情緒難以持續過久。

以上的歷史案例反映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模式,即短期突發性事件(如恐襲或突發性軍事威脅)往往對股市造成短暫的恐慌,但復甦速度亦較快;而大型戰爭或長期衝突則對市場帶來更深遠的影響,需更長時間才能消化不確定性,短炒投機者要特別注意這種差異。

戰時避險資產的價格變動的分析

從以上數據的角度分析,短炒投機者可總結出以下策略:當戰爭或地緣政治事件爆發時,市場往往會過度恐慌,短期內急挫,導致股價出現明顯的折讓,對於反應迅速的短炒者來說,這正是理想的抄底時機。尤其若事件本身並無持續長期軍事衝突的條件,市場的復甦速度往往超乎投資者預期,恐慌拋售提供的機會短暫而誘人。當然,油價、金價和加密貨幣等避險資產亦是市場恐慌時的重要參考指標。一般來說,戰爭爆發初期,國際油價由於供應不明朗而飆升,例如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期間,原油價格由約20美元迅速攀升至近40美元。而黃金則往往在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時走強,相反和加密貨幣如比特幣則會在市場確認見底後會快速反彈,利用不同資產的特性作為對沖或配搭操作的工具,以提高投資勝算。

K HO|90後全職炒家,多個網上平台主持、嘉賓

更多相關報導

在烏克蘭進行的戰爭很難弄得明白(施永青)

財經拆局|以巴戰爭對投資者有甚麼影響?(顏寶剛)

贖罪日戰爭2.0|以色列向哈馬斯宣戰 油價飆升 分析師拆局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