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特朗普在2025年4月2日「解放日」宣佈新關稅政策,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並對60個國家實施更高的稅率。金融市場人士直指加幅超乎想像,美股盤後跌幅顯著,Apple(AAPL)插7%,而亞洲經濟體可能因關稅政策受到最嚴重的衝擊,中港日台主要指數一片血紅。

特朗普新關稅政策概要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分為兩個等級,首先是自4月5日起適用於所有國家基礎關稅稅率將為10%;其次是至4月9日起,60個被認為對美國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國家實施更高的稅率,幅度是該國對美國所設置的貿易壁壘總額的一半。

由於中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總額為67%,故額外對等關稅則為34%。會後有美國官員補充,原先就針對中國應對芬太尼情況而開徵的20%關稅屬分開計算,所以中國進口商品的實際關稅率將達到54%,接近特朗普競選時提出的60%。

投行分析:關稅或加劇美國滯脹風險 中國更積極地重新參與貿易談判

高盛報告指該行先前預期的基準情況為15%有效關稅,如今實際有效關稅稅率接近20%,預計將導致美國GDP下降、通脹上升,形成更嚴重的滯脹環境。

華僑銀行香港經濟師姜靜及王灝庭稱,亞洲國家面臨的美國關稅稅率更高,其中越南和泰國分別高達46%和37%、印尼為32%,會令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或會出現大幅下滑;至於針對中國的關稅可能促使中國更積極地重新參與與美國的貿易談判。

該行指,若果按貿易戰1.0的出口彈性計算,54%的關稅可能相當於中國GDP潛在損失1%,但由於今次情況更為複雜,更高的價格可能直接轉嫁給消費者,而潛在經濟成本或更多取決於替代限制,而非名義上的關稅稅率本身。

美國總統特朗普昨日宣布,將對除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外的所有貿易夥伴徵收10%關稅,並對「約60個最嚴重違規國家」徵收更高的定制互惠關稅。其中,中國的互惠關稅率為34%。

野村料中國可能循4個方向回應美國新關稅

投資銀行野村發表報告分析指,新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加徵關稅的規模和速度遠超市場預期,與該行此前較為謹慎的觀點一致。

如今兩個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將顯著惡化,特別是在中國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未來數月可能威脅撤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限制美國對華投資和中國對美投資,收緊科技交流和技術轉讓,並加強對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

針對特朗普政府的舉措,野村分析北京可能採取以下策略:

  1. 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額外關稅,對部分重要礦產和金屬實施出口管制,並懲罰部分美國企業
  2. 維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以穩定國內金融和房地產市場
  3. 採取多項措施刺激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以抵消出口可能受到的損害
  4. 考慮到經濟損害難以評估,北京可能暫時保持觀望態度,制定應急計劃

富蘭克林鄧普頓:關稅政策或使美國普通家庭每年增4,200美元額外支出

富蘭克林鄧普頓研究院主管及首席市場策略師Stephen Dover的分析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時指,新政策對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尤為顯著。中國可能面臨34%的對等關稅加上20%與芬太尼相關的附加關稅,而部分過去因中國關稅而受益的東南亞國家反而意外地可能面臨最高對等關稅。

Dover指出,新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美國經濟衰退與通脹風險顯著上升。根據估算,假設進口商品平均關稅率為20%,現行關稅政策可能使美國普通家庭每年額外支出高達4,200美元。這可能抑制家庭與企業支出,增加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與企業盈利不如預期的風險。

Dover提醒投資者,關稅政策的影響不僅限於經濟層面,未來亦可能引發外交反彈,包括抵制美國產品與企業。鑑於關稅帶來的物價壓力,美國聯邦儲備局可能在未來數次會議中按兵不動。

在全球經濟疲軟、企業盈利表現不佳及不確定性持續的背景下,Dover建議審慎看待市場前景。儘管如此,他認為若經濟進一步走弱且利率反彈,債券市場仍具潛力實現穩健回報。

美股科技巨頭股價大幅下跌 亞太主要指數齊挫

特朗普「重拳」出手,美股標普500指數成分股於盤後交易中出現顯著下跌,其中科技板塊表現尤為疲軟:蘋果(AAPL)股價盤後下跌近7%、特斯拉(TSLA)、英偉達(NVDA)及亞馬遜(AMZN)等Mega7科技巨頭跌幅均超過4%。因這些跨國公司高度依賴全球化供應鏈,如蘋果供應鏈中約30%的零部件來自中國,關稅政策可能直接推高其生產成本,進而壓縮利潤率。

周四亞太區股市全面下挫,恒生指數半日跌1.58%,挫366點;日經及上證分別跌2.99%及0.51%。

更多特朗普政策相關報導

專欄|特朗普2.0時代 港股踩地雷遊戲求生之道(Barry)

安聯投資:五大關鍵檢視特朗普2.0對亞洲經貿影響

特朗普vs李嘉誠|點解巴拿馬運河插一次隊值三千萬?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