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市只旺個別新盤,未恩及至全城,縱使二手業主願意蝕住走都不是那般容易,除了要和一手新盤打硬仗外,還要全城有不少對手盤,想走得快好世界難上加難。
事實還是最有力證據,馬鞍山大型新盤Sierra Sea於過去周末進行首輪銷售,涉及318伙,全數沽清,連同招標成交單位,套現逾17億元,發展商隨即加推第4號價單,共133伙,折實平均呎價約1.15萬元。市場暫時缺乏利好消息,關稅戰未有具體方向,市場暫時採取觀望態度,二手入市意欲仍不太積極,過去周末柴灣杏花邨、將軍澳新都城、沙田第一城和東涌映灣園等4個屋苑錄得0成交。今年起每逢有大型新盤推出,二手適逢新盤混亂中立區,一直處於被動之局,一來無代理會理會二手,而且新盤血戰下死屍遍野,二手縱使想減價都無人吼,這個永恆定律,老樓入行近40年都認清了最終結果。
今年4月有12個屋苑單位錄跌幅,幅度約0.14%至2.62%,對比上月8個屋苑跌0.35%至3.96%,雖然跌幅有見收窄,惟錄下跌屋苑數量有明顯增加;另一方面,估價錄升幅屋苑數目大幅減少,升幅亦有所收窄,月內僅有2個單位按月升0.7%至2.51%,較上月10個升0.24%至3.94%有所回落;另外,月內有5個單位按月估價維持不變。這些傳統大型屋苑無論在價錢、樓齡和值博率,遠低於刻下新盤,唯有靠租金上揚和社區成熟僅餘優勢負隅頑抗,假若經濟不能在今明兩年復元,再等下去只會減值更大,老樓認為有樓者不如放棄,換些更年輕的社區,來等待未來十年內可能出現的回復市好過。
買家觀望態度濃厚 新盤分散焦點
市場出現短炒獲利個案不多,這些「執死雞」的行為不建議倣效,由於這些投資者往往有代理夾檔,一邊㩒價讓投資者平價貨,那邊廂便向新買家重點推介,這種人為銷售實屬有計劃地進行,那麼代理在兩次買賣便可收取四次佣金,不論佣金多少都會替投資者當軍師,這便是雙邊代理的弊端,代理乃最後贏家,未夠中立,為實質得益者方。
在一輸搶戰下,一手貨尾不減反增,上月已增至2.8萬伙新高,意味着發展商藉樓市好轉,紛紛謀定殺價清貨的行動延續,最近新入伙盤再度出呼吸計劃,來誘發買家入市,而且再以特別佣金給予代理,這不是正正反映出要錢不要貨的散貨手法,以圖短期來把貨尾折現,把風險轉嫁心急入市的買家,在這段樓市似旺非旺,暗藏殺機的糖衣毒藥包裝下海,實有人再中招。
獨立樓評人 劉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