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皇國際(163)上周五(2025年5月27日)收市後公布的年度業績顯示,166.05億港元的銀行借貸已逾期或違反若干條款,意味已經違約,銀行有可能要求立即償還有關借貸,核數師指事件可能會對集團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問,對其業績不發表意見。事件觸發英皇系內周一股價急瀉,3間上市公司股價跌超過一成,英皇資本跌幅更多達16%。
英皇系股價跌幅
公司名稱 | 股票代號 | 周一早段跌 |
英皇國際 | 0163 | 13% |
英皇鐘錶珠寶 | 0887 | 3% |
英皇娛樂酒店 | 0296 | 7% |
英皇資本 | 0717 | 16% |
英皇文化產業 | 0491 | 12% |
新傳企劃 | 1284 | 0% |
歐化國際 | 1711 | 6% |
英皇國際的業績公告指公司已將該等借貸分類為流動負債。公司表示正與銀行協商財務重組,並有信心可按財務重組的時間表,透過出售投資物業籌備充足資金。英皇國際計劃在未來12個月透過出售物業及投資物業的租金,加強流動資金及經營現金流量,同時管控行政及經營成本。
英皇國際持續經營能力遭質疑的意義
由於英皇國際的銀行借貸全數166.05億元被分類為一年內償還的短期債務,而公司手頭現金僅6.39億元,已出現130.8億元的淨流動負債。公司的物業組合賬面值為353.56億元,其中311.85億元的資產已用作銀行融資抵押。

公司核數師德勤對此表示,這些事件可能會對集團「持續經營能力」(Going Concern)構成重大疑問,因此對其業績不發表意見。「持續經營能力」是編製財務報表的基本前提,即假定企業將在可預見未來(通常至少十二個月)內繼續經營,不會清盤或重大縮減業務規模。當核數師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流動負債大幅超過流動資產,現金流量承壓;公司未就逾期貸款達成可行重組方案;管理層未提供充分的書面協議或證據支持未來現金流預測,便須在核數報告中指出對持續經營的重大不確定性,並可能因而發出保留、否定或無法表示意見。
業內人士表示,在香港商用物業長期下行的情況下,英皇國際持有的大型投資物業,例如灣仔、中上環及沙田等8座綜合大樓,難以即時套現,雖然銀行暫時可能不會採取立即收回貸款(Call Loan),可行的選擇有限,可能需要加速變賣資產並與債權人商討削債。
英皇系近年大額物業交易
翻查資料,英皇(及其附屬公司)近年進行多宗大額交易。例如去年7月,英皇國際向大股東楊受成間接控制的信託,出售一間持有一批物業的投資控股公司,代價約11.55億元,該等非核心投資物業遍及香港多個地點,包括銅鑼灣、堅尼地城、尖沙咀及屯門地區的商廈、工業大廈、住宅及地舖,總樓面面積約為131,401平方呎,出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約11.53億元。
英皇娛樂酒店(296)去年11月以約2.7億港元出售位於西環堅尼地城爹核士街22號的「The Unit Davis」多層服務式公寓大廈,樓高22層,共57個單位,總樓面約20,363平方呎,成交價相當於每間單位約470萬元,而上述物業前身為兩幢舊樓,英皇集團2018年以約2.5億元購入。
更多英皇相關報導
15年來兩度上市|新傳企劃靠FB Page年袋1.3億廣告費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