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日前接受電台訪問,問減息推動短炒個案回升,是否代表樓市復甦,未等他問完,便一句「車」過去,「你有沒有做功課,人說甚麼你信甚麼,究竟炒風盛還是成交多,不要單看多短炒部份,而是成交有沒有多了先」,他講一手連續有大成交和售罄,反問多少?一客掃7伙,即日百多伙很多嗎,減價才得千多票,好勁,點同以前下下萬多票直接比較,不要那麼快便斷定復常。 

最近有老友同老樓感覺差不多,他認為自2024年施政報告撤銷住宅物業「辣招」後,配合美國美聯儲自2024年9月起累計減息150基點,香港樓市氣氛逐步回暖。二手市場短炒獲利交易頻現,吸引市場關注。然而這些短炒多為專業投資者的「表演賽」,散戶應保持謹慎,避開陷阱,其實除了口講樓市回穩但沒有出招,根本放棄救樓市,反問一句「點解要救!」金管局亦警告,美國減息幅度及步伐仍不明朗,市民借貸及投資時須充分考慮利率風險。 

短炒多由專業投資者主導,僅是一場「表演賽」,旨在吸引散戶跟風。他們憑藉內幕資訊、充足資金及風險控制策略,以低於市場價購入優質物業,反觀散戶資訊不足,易買入高風險物業,承擔「蟹貨」風險。他強調:「散戶跟風如賭百家樂,贏僅靠運氣。」他建議,無法承受3至5年持貨期的投資者應保持觀望。 

換句話說,發展商、代理商和專業炒家來大合唱,有供應商、中介商和零售商合力製造大龍鳯,由唔信做到你信,如果真的好,為何減到見⻣,仲話要加價,加價啫又不是要賣到,這招由97年用到宜家,仲有人信咩,唔好以為大家白痴仔女,唔信自己荷包有多少、只信你們又玩陰招。最近有些傳媒話好多發展商自己都買貨,又唔睇下買完不久,自己便有新盤出,這叫入市咩,這叫做宣傳費,好過賣廣告,大把傳媒跟你癲,連廣告都唔使出,便出現有羊群效應。 

出招後又不是排住隊加價,而是一個個減價,魚目混珠般呢頭話減、嗰頭又加番,當市民水魚,咁巴閉的話就豪出500伙,不好每次出少少,自製沽清效應,以前做到一日賣千伙,老樓不相信能力做唔番,看來莫非要長實老大哥出手,來做出萬人逼爆紅館(附近火車站)排場給大家睇。 

獨立樓評人 劉兆昌 

專欄|政策傾斜資助樓私樓無得救 天價地倒貼賣樓(劉兆昌)

講求「證據」和「數據」缺負責任樓市評論不為之(劉兆昌)

香港樓市|淡市買樓-師奶街市講價技巧 「砍一半吧」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