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內地網絡上有筆名叫「財主家的餘糧」的財經評論文章,標題為「最近,人民幣為什麼快速貶值?」,提出質疑人行貨幣互換機制遭外國濫用,根據作者的看法,人民幣滙價下跌的主因之一,是中美息差已擴濶至接近1.5厘,這是超過十年來最高的差距,這個巨大利差,成為一些濫用「貨幣互換協議」去大沽人民幣套戥獲利的國家,當中包括早已負債累累的阿根廷。
中國與阿根廷的貨幣互換協議
他解釋,早於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已經與阿根廷中央銀行續簽總額為1,300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但到了今年1月,阿根廷和中國再擴大了貨幣互換協議,額外增加了350億元人民幣可支配額度,即是總額達1,650億人民幣,以幫助支撐陷入困境的阿根廷貨幣比索。
不過2023年第一季中國與阿根廷雙邊貿易額只為約46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23億美元,中國進口22.9億美元,同比增長58.7%。但問題是1,650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總額度其實已等如230億美元,這金額遠超阿根廷一季進口中國貨品(20多億美元)所需。而人行上月更罕有准許阿根廷在互換額度下,動用不超過7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此前,阿根廷所能動用的資金上限約350億元人民幣。
故作者懷疑,多國國家包括阿根廷透過人行的貨幣互換機制,以低息借入大量人民幣之後,除了一部分用於進口中國的商品和服務之外,這些國家還把相當的一部分人民幣直接拋售到了離岸市場上,即是把人民幣換成其本身所急缺的美元,不單可以用於進口那些不能用人民幣支付的商品,甚至用來償還美元外債,這形同套戥活動,愈多貨幣互換會導人民幣面對更大的貶值壓力。作者憂慮,若中國與外國進行貨幣互換越多,那麼在下一個階段,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就會越大。
儘管這個推論貌似有理有據,但始終流於推論水平,不過剛過去的周末,來自阿根廷《民族報》(La Nación)報道,卻變相證實了有關推測。《民族報》稱由於國際儲備出現問題,阿根廷使用人民幣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債務,當中包括政府使用人民幣和特別提款權向IMF 支付了27億美元。相關報道期後獲政府證明屬實。
彭博則引述知情的政府官員指出,阿根廷將動用與中國在貨幣互換協議下相當於10億美元的人民幣額度,其餘資金來自於歸還IMF的17億美元SDR。路透則引述消息人士稱,該計劃將耗盡阿根廷16億美元的SDR,同時動用11億美元等值的人民幣,並不會動用該國的美元儲備。
【施永青談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何在?(C觀點@施永青)
人民幣能用來結算石油貿易嗎?(C觀點@施永青)
人民幣被阿根廷央行套戥以償還外債
11億美元等值的人民幣,大約就是80億人民幣,佔人行與阿根廷央行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1650億元人民幣,僅佔約5%,未算大規模動用,但卻是證實這個貨幣互換協議已成漏洞:確確實實人民幣已成「韭菜」,被阿根廷央行套戥以償還外債。
除了阿根廷,愈來愈多財經評論憂慮近日處於內憂外患的俄羅斯,也會加入沽售人民幣的行列,有外媒已稱,過去一年中,俄羅斯已經拋售價值45億美元的人民幣,俄羅斯持有的人民幣儲備已經減少3分之1,這是俄羅斯近年來所進行最大規模人民幣拋售行動。
報道稱,俄羅斯央行曾直言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且缺乏對沖工具,以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存在風險。而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中俄貿易升溫,普京滿手持有人民幣,除了向中國買東西外,別無他用,因此俄央行今年持續拋售人民幣,買進美元、歐元,變相亦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
我自己無法找到俄羅斯沽售人民幣的具體證據,也只能心中存疑,這些貨幣互換的協議原意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雖說現在有機會成漏洞反過來反噬人民幣,但基於離岸人民幣規模只有萬多億元人民幣,而且七成均集中在香港,如果說因此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也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反過來更大貶值原因是內地經濟嚴重失速,加上修訂後的反間諜法正式生效,這些才是觸發資金大舉流出內地、直接做成人民幣貶值的最大理由。
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去年簽署常備互換協議
最後一提,說到貨幣互換協議,人民銀行與金管局正正是去年七月簽署了常備互換協議,將雙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貨幣互換安排升級為常備互換安排,互換規模由原來的5,000億元人民幣/5,900億元港幣,擴大至8,000億元人民幣/9,400億元港幣,更是內地首個常備協議長期有效,無需定期續簽。這個協議對香港聯匯制度又會構成甚麼影響?是否坊間說的人行會借此掏空香港的外匯儲備?這個留待下篇有機會再與大家探討。
作者:顏寶剛|前有線新聞助理總監兼有線財經台台長(授權轉載)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