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想喺投資市場上慳啲學費,就要汲取行為經濟學嘅學問,甚至利用他人的謬誤提升投資回報。

投資者大多數都聽過「市場效率」(Efficient Market theory)假設,踏入現實世界先發現資訊唔多流通、大戶舞高弄低股價、身邊嘅群眾都唔多理性……除咗自己。作為經濟學先行者、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Daniel Kahneman撰寫嘅《快思慢想》就列出至少10種常見認知偏誤,例始賭徒謬誤(The Gambler’s Fallacy)同短視偏誤(Present Bias)

賭徒謬誤

雖然每個市場玩家都自稱「投資者」,但其實單憑一條問題,就分得清你係「賭博」定「投資」:如果一隻股票連升5日,你覺得佢聽日會升定跌?

散戶常誤以為「逆轉一刻」就在眼前

好多時候,散戶見到連續嘅升跌勢,就會認定逆轉準備來臨,因為覺得「市場情緒無可能咁激」,要維持一個長遠趨勢嘅機率好細,沽貨後隨即反手造淡。

不過,有金融人就用蘋果公司作例子狠狠打臉:統計1984至2014年嘅股價表現,當蘋果連升5日,其實下一日係有48.2% (55次)機率升,51.8%(59次)跌,機率接近打和。

蘋果股價連升7日後 第8日升多過跌

當連升7日時,機率就更加弔詭,竟然有6成8機會(18次)繼續升,買跌反而容易損手離場。

投資者大多數都聽過「市場效率」假設,踏入現實世界先發現資訊唔多流通、大戶舞高弄低股價、身邊嘅群眾都唔多理性……除咗自己。作為經濟學先行者、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Daniel Kahneman撰寫嘅《快思慢想》就列出至少10種常見認知偏誤,例始賭徒謬誤同短視偏誤。

Daniel Kahneman形容抱持「賭仔心態」、期待逆轉係人之常情,因為數學書教過大家,擲硬幣擲出「公」同「字」嘅概率係各佔50%,但散戶錯就錯在將事件嘅長線概率放諸短線。

例如擲硬幣時想擲出理論上50/50嘅平均概率,其實係要至少100次先叫做接近。如果只睇短線,擲10次嘅波動性非常之高,有5%會擲出「7個公」;到擲100次嘅話,就剩返0.002%機會擲出「70個公」,攤分到唔少波動性。

所以,如果想判斷一隻股票嘅升跌,與其睇佢連續升跌幾耐,不如研究驅動趨勢背後嘅成因更實際。例如新聞係咪已被市場完全消化(price in),影響嘅規模及持續性,同埋打探潛在嘅利好或利淡消息。

以當年蘋果嘅連續升勢為例,投資者可以分析佢到底係一個泡沫,定係真係由強勁嘅業績支撐?股票估值係過高到爆煲,定係有市場玩家因為洞悉到蘋果未來產品嘅潛力,所以預先增持等收成,谷高咗市盈率(PE Ratio)?

反向利用賭徒謬誤 嚴守止賺止蝕

謹慎分析之外,你亦可以反向利用賭徒謬誤,提醒自己執行止蝕、止賺嘅投資紀律,尤其係高波動性嘅短線操作中。

因為長遠而言,只要投資者持續下注高風險報酬比(Risk-reward Ratio)嘅投資,短期或會勁賺勁蝕,但如果做夠100次、1000次,就會好似擲硬幣嘅理論一樣,投資贏輸嘅機率逼近風險報酬比,享受長線投資嘅成果。當然,前提係要做足功課,投資符合風險承受能力嘅產品。

短視偏誤

無人願意承認自己短視,但下面呢兩題選擇題,讀者就要誠實面對自己。

第一,你寧願52星期後獲得 $1500,定係48星期後得到$1250?

好多人都願意為20%嘅額外回報而選擇等待,但如果你可以即刻拎到 $1250,或者4星期後攞到 $1500,唔知你又會點揀呢?

今次,相信好多人都會見到「即刻」就破功,而研究亦都發現如是。但係,兩個情境裡面嘅等待時間同潛在回報都係一樣,只係因為大家都較為重視眼前,所以忘記咗用理性去計算,直接用直覺衝動選擇,所以又名「短視偏誤」(Present Bias)。

唔識想像未來  剩係重視現在

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Daniel Kahneman解釋,人腦嘅思考模式可分成兩種,分別係「快思」(system 1)及「慢想」(system 2)系統。佢指出,「快思」系統用感性同習慣反射做決定,非常重視當下,以求短期生存。95%人類行為都係由「快思」負責,只有5%抽象又需要分析嘅任務,先會越過重重難關,啟動「慢想」模式,包括思考未來呢項挑戰。

放諸市場理解,投資者好多時會自覺仲有大量時間增值財富,即使有損失都可以慢慢追返,所以偏向投資進攻型、風險較高嘅資產,少理防守性、風險回報偏低嘅產品,例如國債或定存。

然而,一個全面嘅投資組合應該包括唔同特性嘅產品,並按自己嘅年齡及人生計劃調整比例。如果用年輕時「來日方長」嘅心態投資,一味「All In」炒股,可能會令投資者曝露於過多嘅風險當中,影響成家立室或退休等計劃。

喺美國,有三分二人就完全無供過自己嘅退休金計劃,晚年生活猶如計時炸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嘅教授Hal Hershfield觀察到呢個現象,就決定用科技縮短未來同現在嘅距離,將思考未來從「慢想」移去「快思」模式,成為直覺。

實驗中,Hershfield用電腦設計並向參與者展示佢哋70歲嘅容貌,再要求佢哋用1分鐘同自己深情對視。事後,Hershfield問佢哋:「如果無啦啦得到$1000,你會將幾多撥入退休基金?」,發現見完老年版自己嘅學生平均會為退休投入$172,比普通學生多出1倍以上。

活在當下 也要善待將來

雖然活在當下係人之常情,但認識短視偏誤後,投資者可以設計唔同嘅方法,重視現在,亦都善待未來嘅自己。

例如市面唔少個人化嘅理財軟件,會分析用戶嘅特性後,作出貼合唔同年齡層嘅建議,令思考未來變得簡單。至於好似Hershfield一樣視象化、遊戲化大家的將來,都可以令人用更少力氣達成目標,知己知彼,無往不利。

更多歷久不衰的投資書藉精華

透過《致富心態》思考我們與金錢的距離

聰明消費工具書《金錢心理學》3個最深刻的心理概念

德國股神《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從技術到心態的學習之旅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