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5前瞻|據統計,自去年財爺撤去所有辣招後,「普通話客」在香港樓市累計斥逾1,200億元在香港樓市掃貨,不過「旺市未旺價」,樓價不升後跌。截至上月,香港私樓總值跌穿9萬億元,較撤辣前蒸發近4,800億元,平均每伙私樓樓價跌至699萬元,相當於撤辣後平均每名業主身家減少逾47萬元。

撤辣一年後香港私人住宅總值蒸發4800億港元
中原樓市大數據顯示,撤辣至今將近1周年,買家姓名為普通話拼音的成交宗數,錄11,522宗,涉及入市金額達1,282.8億元,按年升104%及80%,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佔同期整體成交約25%及31%。
雖然內地客勇於入市,卻未能撐住本港樓價。樓市辣招全撤後,本港樓價一度連升兩個月,但升勢無以為繼,之後樓價更連跌5個月。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38.47點,與去年撤辣前145.37點比較,跌近5%,意味現時樓價已低過撤辣前水平。與2021年歷史最高位191.43點比較,樓價累跌近28%。

內地買家熱情難救香港樓市 發展商積極減價去貨
發展商的推盤策略對過去一年的樓價起明顯影響。撤辣後發展商積極減價去貨,令二手市場繼續冰封。全港二手樓流通率已連續3年低於2%,去年僅1.8%。流通率是反映樓市交投的活躍程度,流通率愈高,代表樓市越旺及「有得炒」。1997年流通率高達8%,2003年也有2.1%,意味現時樓市交投慘過沙士。
新盤方面,由於部份發展商擔心「越遲賣個市越差」,採用「以價換量」的策略,形成2024年新盤市場非常暢旺,撤辣後錄逾1.5萬宗登記,按年升55%,發展商賣樓套現逾1,952億元,按年升8成。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現時一手貨尾逾2.2萬伙,相信未來一兩年仍是發展商「清貨年」,息口走勢亦會繼續困擾樓市。港人對經濟前景欠信心,放慢置業步伐。政府即將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望推出振興經濟措施,再為樓市帶來正面刺激作用,激活物業交投量,樓價回穩,所有香港人都得益。
更多財政預算案2025相關報導
財政預算案2025|總商會:60至64歲長者2元乘車設上限750程
陳茂波啟動2025/26《財政預算案》諮詢 呼籲市民發表意見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