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的升了,但不是樓價,而是成交量,樓蟹趁樓市稍為好轉輸少當贏,被業界評為大市轉勢之象,又一次期望變成另一次失望,試想,真的轉勢的話,為何業主不等待轉升才把物業放售,把損失減少,而是加快斬鑬,這不是對與錯那麼簡單。
有評論分析,踏入3月份,樓市交投明顯轉旺,二手市場亦受惠向好,故料落入次季首月(即4月份)的登記量,將進一步上升。縱然關稅戰爆發,導致股市大幅波動,令市場增添不明朗因素,惟本港仍以剛性住屋需求為主,相信不少用家或具實力的投資者,仍會趁樓價低水置業。今年樓市最主要是消化積壓的庫存,故若發展商推盤速度愈快,庫存消化速度便愈快,加上賣樓移民潮已過,未來3年後預售樓花數目又將大幅減少,樓價亦已由高位累計回落逾兩成,故看好樓市最快明年可回到正常化,每年樓價約有單位數升幅。
這類預測當每次下跌期都有出現,但從過去三年這類預測都變成了「謊言」,讓買家又墜入了深淵,每年五萬對買家又做了傻仔,背負了逾五成負債(按揭)來等待回升那一刻,這算是很沉重的教訓,誰不想谷底撈貨,但越撈越低,總不及無負債那般瀟灑,等待樓市真回升那一刻。
再有大盤出擊,以平均低於同區二手新樓比較低兩成,當真成為了新一次考驗樓市是否先回穩的表征,既然把希望落在某個大盤身上,代理們固然又要出錢出力又出口,希望把這個新界新盤打造成樓市救星般,佣金落自己袋才是造福萬民(代理),因此可預期網絡上大量宣傳品出現,都是數樓盤的震撼性。老樓掃內地平台,居然有香港區代理出片,把大品牌海景單位呎價不需一萬來宣傳,畫面居然出現維港海景,而不是同區海景,這類誤導手法經常在內地平台出現,不少內地網民信以為真,以為大平賣,紛紛留言詢問樓盤位置及出售資料,估計有不少內地人誤信資料為實。
看最近成交,多看業主仍減價出貨,個別是遠年購入的舊貨,帳面上仍保持利潤,這幫人出貨人並不儍,而是趁好消息未變壞消息前出貨,把貨變回資金,來減輕本身的財務壓力,對他們而言,賺蝕只是一個數字,不足以打擊本身的實力,卻不是每個星斗市民可以負擔得來,被說為大市成交增加,回穩在即的謊言隨時成為下一批受害人的糖衣毒藥,把僅有最後一根稻草也賠了上去。
獨立樓評人 劉兆昌
財政預算案前瞻|撤辣1年樓價續跌 私樓業主人均身家唔見47萬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