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年紀大,機械壞」,隨着年紀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退化,患病的風險亦大幅提高。醫療通脹下,香港的醫療費用年年上升,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私家醫院費用昂貴,沒有醫療保險的話,長者可能面對沉重的財務壓力,甚至影響治療選擇。不少人誤以為「長者買醫保已經太遲」,核保要求嚴格再加上保費高,令不少人卻步。但事實上,60歲的老人家仍然可以購買合適的醫療保險,為未來的健康做好準備。今次10Life 將同大家拆解長者醫療保險的相關問題及投保時需注意的事項。
為什麼長者需要醫療保險?
年紀越大,健康風險提高
踏入60歲後,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風險明顯增加,醫療需求亦隨之上升。即使目前身體健康,也不能預計未來會否出現重大疾病,一旦需要長期治療或住院,開支可能相當龐大。
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
香港公立醫院資源緊張,長者求診往往需面對漫長的輪候時間。以白內障手術為例,最新數據顯示,整體輪候時間的中位數為14個月,最長更可達38個月。雖然官方預計未來五年內平均輪候時間或可縮短約10個月1,但對於長者來說,長時間等待可能延誤治療,影響病情發展,甚至增加健康風險。
私家醫療費用昂貴
如果希望縮短輪候時間,選擇私家醫院是最快捷的方法,但費用相對高昂。雖然65歲長者每年可獲發2,000元的長者醫療券,但不幸遇上大病需要入院私家醫院,其根本無法完全覆蓋手術及住院費用,因此擁有合適的醫療保險尤為重要,以便減輕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壓力。
以下是部分常見私家醫院手術的費用範圍2,3:
白內障摘除手術(單眼,日間手術):約 $20,400
胃鏡檢查(± 瘜肉切除術):約 $36,663 – $54,390 不等
乳房腫塊切除術:約$54,136 – $81,910 不等
面對高昂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險可以以實報實銷的方式報銷合資格的醫療費用,涵蓋住院、手術及指定治療費用,讓長者在有需要時獲得適時治療,而無需擔心經濟負擔。
退休後沒有公司醫保
不少在職人士在公司有醫療保障,但一旦退休,公司醫保便會終止。沒有醫療保險的長者只能依靠公立醫療系統,或需要自費選擇較好的治療方案。
減輕財務壓力,確保退休生活穩定
醫療開支難以預測,沒有醫保的話,長者可能需要動用退休儲蓄支付醫療費用,甚至影響原本的退休部署,小則影響旅遊、投資計劃。嚴重的話,可能需要子女或親友支援,增加家庭的財務負擔。
60歲老人家也可以買醫療保險?
目前市場上有不少專為55至80歲人士設計的醫療保險計劃,涵蓋癌症、慢性病、住院手術等保障。即使已經年屆60歲退休之齡,仍然有機會購買適合的醫保計劃。不過,由於醫療保險的投保條件與健康狀況息息相關,保險公司亦可能會根據個別情況加收額外保費,俗稱加Loading或設不保事項。除此之外,大多數醫療保險計劃設有等候期,並非即時生效。因此,越早規劃越好。
除了保障內容,長者在投保醫療保險時應注意甚麼?
了解投保年齡限制
大部分醫療保險的最高投保年齡為65至70歲,但部分自願醫保(VHIS)計劃的投保年齡上限可達80歲。不過,需要注意,即使符合年齡要求,投保時有可能需通過健康審查,保險公司可能根據投保人的健康狀況決定是否承保,或調整保障內容。
年紀越大,投保選擇相對越少,保費亦會隨之增加,甚至可能因健康問題而無法獲批。因此,越早投保可避免因年齡限制、健康狀況變化,錯失獲得更完善的保障條款,甚至成功投保的機會。
健康狀況有機會影響投保條件
一般來說,投保醫療保險時,保險公司會根據健康狀況進行風險評估,而對於長者來說,如果是「已有病症」(Pre-existing Condition),例如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曾有住院紀錄的投保人,有可能會加Loading,令保費變高。此外,某些既往病症或特定疾病可能不受保障,例如曾接受心臟手術,保險公司可能不會承保相關器官的治療費用。
儘管如此,誠實申報健康狀況都是十分重要,因為保險合約是建基於「最高誠信」原則。即使成功投保,如投保人一旦提出索償,保險公司仍會詳細調查過往的醫療紀錄,特別是早期索償個案。如果發現未如實申報的病史、隱瞞或遺漏病歷,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償,甚至取消保單(俗稱「踢單」)。因此,長者在申請醫療保險時,必須如實申報健康狀況,以免日後影響保障。
保障範圍與不保事項
不同醫療保險計劃的保障範圍各異,投保前應仔細檢視條款,確保住院及手術保障額足夠應付私家醫院開支。此外,部分醫保計劃設有等候期(如30天、90天或更長),期間內如果萬一生病需要住院,可能無法獲賠,應留意保障何時生效。同時,應了解不保事項,部分計劃不涵蓋特定疾病或既往病症,避免投保後才發現關鍵疾病不受保障。
以下為醫療保單中常見的不保事項4:
- 購買保險前已存在的疾病或先天性畸形或病患
- 自願支付的費用,如美容治療
- 例行檢查,如定期身體檢查、牙齒或眼科檢查
- 分娩及相關費用,如產科病房、節育或受精手術
- 特殊危險情況,如輻射、戰爭或危險活動
- 不可接受的承保範圍,如非法活動、自我傷害或濫用藥物
- 義肢相關費用,包括假肢、假眼及假牙
- 特殊治療,如精神疾病治療或康復休養
- 不合資格費用,如交通費、非認可或實驗性治療
- 因從事專業或競賽運動而引致的傷患
但由於不保事項視乎保險公司而異,投保前務必細閱條款,確保保障範圍符合需求。
審視保費及評估自身的經濟能力
醫療保險的保費會因年齡、健康狀況及保障範圍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年紀越大,保費越高。因此,長者在投保前應先評估自身的財務能力,考慮是否可以負擔每年保費。另外,還需要評估保障是否足夠,不要因為保費平而忽略保障範圍。因此,選擇保險時應權衡保費與保障範圍,以確保自己可以獲得足夠的保障。
續保條款與保障年期
投保後,能否持續受保同樣重要,因此應留意續保條款。部分計劃提供保證續保,如自願醫保(VHIS)可續保至100歲,部分甚至終身續保,確保保障不受年齡及健康狀況影響。不過,部分計劃可能因健康惡化而加loading 或終止合約,因此在投保時應了解清楚。
比較不同保險計劃
市面上醫保選擇多,建議諮詢專業顧問或上網做功課,並且貨比三家,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此外,更應了解保險公司的聲譽及理賠程序,以免索償時遇上麻煩。
可以幫年長的父母長者購買自願醫保嗎?
自願醫保(VHIS)的投保年齡上限為80歲,子女可以為年長父母購買,確保他們有足夠的醫療保障。此外,子女作為保單持有人,每年最多可獲8,000元的扣稅額,減輕經濟負擔。如果想幫父母買醫保,無論是網上投保還是透過保險中介,都需要準備以下文件:
- 父母的身份證
- 父母的病歷,或與他們一起回答核保問題(可在線上或與保險中介面談)
如果父母無法自行管理保單或理賠,子女可以選擇成為保單持有人,協助處理保費繳交、保單管理及理賠申請,確保父母獲得及時保障。
自願醫保玩法多投保先宜向專家查詢
自願醫保的投保年齡上限為80歲,而且可以續保至100歲,對60歲的長者來說是比較合適。不過,由於自願醫保涉及較多專業知識,一般消費者可能難以自行分析。
參考資料:
- 東方日報. 公院白內障手術最長等逾3年 政府指5年後可減10個月
- 港安醫院. 白內障摘除手術
- 港安醫院.常見手術收費參考資料
- 長者社區法網. 醫療保單常見的不保事項
(授權轉載|原文鏈結)
更多長者理財資訊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