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香港中小型發展商的財務情況持續惹人關注,最新由劉志華與陳孔明於1995年創立的佳明集團(1271)因未能遵守銀行貸款融資的財務契約,導致銀行有權要求即時還款,涉及貸款總額高達47.95億港元。佳明集團周一(2025年7月14日)發公告,稱已獲得所有貸款銀行對早前違反財務契諾的豁免,銀行將不會要求即時還款(俗稱”Call Loan”),今日(15日)股價抽升18%

佳明47.95億貸款須履行財務指標

佳明集團(1271)在2025年7月8日公布,公司需要履行的財務指標包括綜合EBITDA對綜合利息開支之比率、綜合淨資本負債比率及流動比率。根據公司最新公布的截至2024年3月底的全年業績,這些財務契約已被違反,導致銀行有權要求即時還款,涉及貸款總額高達47.95億港元。

根據公司公告,佳明已就部分違約情況取得銀行豁免,涉及27.47億港元貸款,並正積極爭取其他銀行對餘下貸款的豁免。截至公告發布時,公司表示尚未收到任何銀行要求即時還款的通知。

公司截至3月底的總銀行貸款為52.29億港元,其中50.66億港元被歸類為一年內到期,而手頭現金僅3,362.4萬港元。佳明擁有的64.89億港元投資物業已全數用作銀行貸款抵押。

佳明考慮出售資產改善財務狀況

為改善財務狀況,佳明正考慮出售資產,包括洽談出售粉嶺兩座數據中心,最高代價分別為15億港元及6.5億港元加建築成本。此外,公司大股東陳孔明亦提供了合共約6.44億港元的無抵押貸款支持。

消息公布後,佳明周二(7月8日)股價一度下跌9.7%,創11年新低,收市報1.86港元,下跌5.1%;至周三(7月9日)股價跌勢加劇,截至下午1時半,股價報1.35元,再跌27%,市值不足20億元,成交金額僅28.59萬元。

有分析員認為,佳明的違約屬技術性質,規模相對較小,解決難度不及其他面臨財務困境的地產發展商,但事件反映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挑戰。

2025年7月15日更新|佳明集團獲銀行豁免違約 不會被Call Loan

佳明集團周一(2025年7月14日)發公告,稱已獲得所有貸款銀行對早前違反財務契諾的豁免,銀行將不會要求即時還款(俗稱”Call Loan”)。公司重申將按原定還款日期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而現有貸款融資安排仍可供本集團使用,本集團繼續及將繼續根據相關條款及條件使用貸款融資項下的可用融資額度。

佳明集團周二(2025年7月15日)半日曾升至1.9元,午市收報1.51元,成交金額90萬元,市值重上廿億元以上。

佳明老闆發跡史|承建多個地產工程起家

佳明集團(Grand Ming Group)前身為「佳盛建築有限公司」,由劉志華與陳孔明於1995年創立,前者為公司主席、執行董事及最大單一股東,持有超過六成股份。佳明主營樓宇建設及改動工程,成為多間大型地產發展商的主要承建商,承接「深灣9號」、「九肚山峰」、「嘉悅」、「維港峰」及淺水灣「The Pulse」等項目。

股東名稱持股數量持股比例職位/身份
陳孔明(Hung Ming Chan)921,642,94064.89%主席、執行董事
劉志華(Chi Wah Lau)106,293,6607.48%行政總裁、執行董事

2006年,集團增設「偉豐置業有限公司」,進軍房地產投資及發展業務。2007年,佳明進軍高端數據中心物業租賃,收購位於荃灣的首座iTech Tower 1工業大廈,並改建為佳明滙訊數據中心,並在2012年再接再厲,收購葵涌打磚坪街土地興建成第2座高端數據中心iTech Tower 2。另外,2020年佳明斥資約4.96億港元先後購入粉嶺三幅地皮,計劃興建兩座數據中心。

2017年佳明推出首個九龍區豪宅項目「明寓」,兩年後發展首個自家策劃的物業發展項目「明翹匯」。疫情期間,佳明持續擴充土地儲備,2021年以約3.2億港元投得土瓜灣炮仗街住宅地皮發展成「明雋」。

更多香港發展商相關報導

新盤緹岸|中原入禀告珺瓏灣發展商拖佣逾1億 不排除申禁制令

發展商賣收租盤|華潤山頂洋房呎價嗌10萬 希慎拆售竹林苑

香港樓市|高盛上調樓價預測 料未來兩年有望升11%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