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AI人工智能概念股周二在美股交易時段急跌。多位華爾街交易員將AI概念股下跌歸因於麻省理工學院(MIT)分支機構CSAIL本周發布的報告,與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當天有關AI泡沫可能正在形成的言論相呼應。

AI概念股普遍下跌 MIT報告揭示AI應用兩極化

英偉達NVIDIA(NVDA)周二股價下跌3.5%、「AI軍工第一股」的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重挫9.4%、芯片設計公司Arm Holdings(ARM)亦跌半成。

被視為導火線之一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商業AI狀況研究報告名為《The GenAI Divide: State of AI in Business 2025》,指企業人工智能(AI)應用呈現兩極化發展。一方面,企業正式AI投資成效不彰;另一方面,員工私下使用AI工具的「影子AI經濟」卻蓬勃發展。

研究的調查範圍包括超過300個公開披露的AI計劃、52家機構代表訪談,以及153名高層管理人員的問卷回應,當中提到儘管企業在生成式AI上已投資300至400億美元,但95%的公司迄今並未能獲得商業回報。研究發現只有約5%的AI試點項目實現了收入的快速增長,絕大多數項目停滯不前,對企業利潤表幾乎沒有產生可衡量的影響。

AI應用效果不佳的核心問題並非模型質量,而是企業集成過程存在缺陷。研究發現90%以上的公司員工經常使用個人AI工具處理日常工作,但僅40%的公司實際訂購了官方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服務。

許多受訪者表示每個工作日多次使用LLM,遠超過公司正式批准的AI計劃使用頻率。這種「影子AI」使用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靈活性和即時效用:如ChatGPT等工具易於使用、適應性強,價值立竿見影。
  2. 工作流程契合:員工可自定工具以滿足特定需求,繞過企業審批流程。
  3. 低門檻:「影子AI」易於使用,加速採用率。

外購AI工具成功率更高 AI未大規模取代工作崗位

數據顯示從專業供應商處購買AI工具並建立合作關係的成功率約為67%,而內部構建的成功率僅為22%,相關發現對金融服務等高度監管行業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另外,研究還打破了一些普遍觀念,發現AI並未大規模取代工作崗位,亦未徹底改變商業運作方式。大多數公司已在AI試點項目上投入大量資金,但問題主要源於工具無法學習或適應,而非監管或模型表現不佳。

更多AI應用

中原地產推出AI物業估算方案「中原估算價」

Meta季績報捷 廣告收入撐起AI投資 將力推AI眼鏡

Jobsdb推出全新招聘策略 免費刊登廣告 AI技術提升配對效率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