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數據證實了老樓周前的預測。今年首十個月,內地買家在香港買樓突破1,065億元,成交11,121宗,按年上升14%。而新盤之中,有超過57%由內地買家購入,個別地區如啟德、何文田、北角的佔比更達到7至8成。相反,本地人入市比例持續疲弱,普遍只佔兩至三成。
早前已經提及內地客的三大原因,今日不再詳細解說,常言道物極必反,這次陸客購樓狂潮會延續到何時,何時會停,抑或是本地客反撲回來,這數個答案很簡單,「北客南移、南水北調」,意思謂內地客透過不同政策來港潮有增無減,特區政府藉此配合「接才」;另方面港客北上消費慾亦按月上升,同樣受到平過香港樓的誘感,北上買樓,最熱門的地方除了傳統中山外,還有大灣區其他城市,包括珠海、佛山,反而深圳因近過香港,購房的港客不多,反而租樓多,福田區3,000-5,000租到兩房一套,平過香港劏房。
所以形勢已好明顯,中港融合,香港要人、內地要錢,兩地各人所取,明年大勢未變的話,全面24小時通關,自出自入,深港首先融合,其次大灣區的居灣港人倍翻,兩地無論人、資金、教育、醫療互通,那時香港變成培育、訓練、助業內地人的一塊地,內地吸港資搬磚工程,明年踏入高潮位。
其中一名內地朋友來港買樓,他向老樓說,大多稱是為子女自住、出租或轉售投資而來。他指,自己是經過多番考察和比較,以及通過與地產代理的分析,「5年後兒子大學畢業和讀研後,將會再轉手出售此套房產,那時小區配套將更加成熟和完善,預計房價還有上升空間,應有不錯的投資回報。」
另一方名往內地買房的港友人說,香港樓不值得投資,最高峰期已過,而且供應量多,賣了香港層樓,回內地只用了四份一資金,餘下資金在內地消費,「內地樓只是電貴貴過香港,其他平到嘔,物管費只而數百元一個月,平香港七至八成,無得比較。」
這一來一回,深港一家親的日子越來越近,最死的相信是飲食和零售業,踏入百年一遇的低潮,想翻身等下一世紀。
獨立樓評人 劉兆昌
專欄|內地客三不買 「非新樓 缺地鐵 沒商場」 一手獨佔9成客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