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去年第四季的GDP僅增長2.4%,其中私人消費支出下跌了0.2%。雖然跌幅比第三季稍微收窄,但還是無法掩蓋整體消費的疲弱。對於政府消費支出來說,第四季增長1.9%,與前兩季度相近。然而,本地固定資本形成卻在第四季下跌0.9%,這是自2023年第三季以來的最差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投資第三季的增長達到5.7%,而第四季又回落,這反映了商界投資的顯著減少。
我之前提到過香港總商會的一項調查,該調查顯示商界對2025年的投資持謹慎態度。根據一項針對15間本地上市大型企業的稅務調查,有17%的企業今年計劃裁減職位,這無疑是一個不利的信號,因為這批上市企業正是香港經濟的中堅,而非中小企業。中小企的經營環境在過去一年相當艱難,倒閉潮一直未曾停息。
回顧2024年全年,GDP增長為2.5%,已接近政府預測的下限(2.5%至3.5%),相較203年的3.2%減少了0.7個百分點,這無疑是令人失望的。政府在這段時間內不斷強調香港經濟的復甦,尤其是在與中國大陸的政策支持相結合的情況下,大家希望經濟能夠有所好轉。然而,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卻沒有給予預期的刺激,反而使增長進一步放緩。
尤其是2024年的GDP表現創下近十年以來的第四差,這一數字顯示出政府的預測與實際情況之間的落差。根據政府的新聞稿,面對外圍不確定性增加,2025年預計的經濟增長仍有希望,但增長幅度可能會非常微薄。具體的數字需要等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二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
政府方面提到,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正在干擾全球貿易流向。從2月4日起,美國對中國及其他國家的擴大關稅措施將正式生效,貿易戰的影響將被明顯感受到。這將導致物流和供應鏈出現重大變化,而這也是2025年需要特別關注的黑天鵝事件。
另外,政府的新聞稿提到這些貿易政策可能會導致美國減息的步伐放緩,進而使港元匯率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高企。正如我在周日的影片中提到的,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對香港的影響是存在的,但市場對匯率和利率的影響可能更加深遠。美國的通脹問題,即使特朗普自己也承認,可能因為貿易措施而在短期內回升,這使得聯儲局不太可能再繼續減息,對於香港的經濟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作者:顏寶剛|前有線新聞助理總監兼有線財經台台長(授權轉載|原文鏈結)
更多香港經濟相關報導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