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匯豐控股的業績,尤其是一些主流媒體較少提及的部分,包括匯豐對貿易戰影響的評估,以及未來經濟環境的變化,這對匯豐的經營狀況至關重要。

首先,匯豐這次的業績免數比預期要好。主流媒體主要集中報導其盈利表現,儘管第一季稅前盈利下降了25%,但仍優於預期,股價隨之反彈。此外,派息10美仙加上市場關注的30億美元回購計劃也是焦點之一。然而,匯豐整體業績中最關鍵的部分,應該是其預期信貸損失(ECL)的分析。隨著貿易戰加劇,匯豐如何預測未來的壞帳情況,對投資前景和整體經濟表現相當重要。

根據匯豐報告,第一季度的預期信貸損失約為9億美元,按年增加了22%。這已經反映出經營狀況的惡化。匯豐解釋壞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需要撥備,以反映地緣政治緊張和貿易上的不確定性。這9億美元的信貸損失計算中,包括了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的風險,額外撥備1億美元也顯示出此市場的急劇惡化,進一步影響銀行的壞帳風險。

匯豐的管理層對未來的預期信貸損失依然表示自信。我們注意到,匯豐在重組架構後,香港業務拆分為四大業務之一,第一季的稅前盈利按季增長了18%。不過,我仍然關注的是預期信貸損失的數據。匯豐香港的壞帳按年增長37%,達到3.2億美元,反映出對商業房地產市場的負面看法。

在匯豐的業績公告中,特別提及對未來經濟前景的假設變化。匯豐將2025年香港的經濟增長預測從1.7%下調至1.5%,樓價預測亦大幅下修,預計將下跌5.3%。此外,匯豐還提出了三個不同的經濟情景,包括基本壞和極端壞的情況。基本壞的情況預測香港經濟在2025年將下降4.3%,樓價將在206年跌7%。在極端壞的情況下,樓價甚至可能下跌30.8%,而GDP也會下降9.7%。

匯豐對未來經濟預測的調整,反映出目前經濟狀況的高度不確定性。我們需要仔細理解這些假設背後的意義,因為它們直接影響到投資回報和市場狀況。雖然這些假設不一定會成真,但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我們的理解需要不斷更新。

作者:顏寶剛|前有線新聞助理總監兼有線財經台台長(授權轉載|原文鏈結

的士牌價大跌六成 借鑑英國經驗恐跌穿一百萬 反成行業契機

增加違例泊車罰款是改善路面使用 還是補貼財赤增庫房收入?

入境處僅向「高才通」續簽兩個半月?政府承認「和平分手」變相承認政策失敗?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