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越工作,越自由》書名本身就令人感到好奇,因為工作對一部分的人來說是朝 9 晚 7 的無奈,工作和自由本身很難直接聯想在一起— 工作感覺是辛苦的,而自由則是快樂的。

不過作者 Emily 透過自己精彩的跨領域職涯和不斷嘗試的行動,在這本書分享,其實我們也是能在工作中感到自由的,前提是要持續在工作中探索自己

工作擁有除了金錢報酬以外的價值

這本書的其中一個論點很清楚說明了為什麼我們需要工作,甚至工作是好過躺平的選擇在於,它能提供除了金錢等外在報酬以外的價值。

讓工作能脫離打工心態的地方在於,我們要在這個互助的社會中站穩腳步,就要貢獻自己的能力,同時會讓我們有「被需要」的感覺。這是一種內在動力,不是外在的薪水、公司品牌或頭銜能夠符合的價值。

對我在說,這最直接體現在於成就感-不論是客戶簡單一句但真誠的感激,或是同事的稱贊,我發現這些正向的人際互動能讓我在工作中獲得被需要的肯定感,是能激勵我在職場中更精進自己的動力之一。這也讓我發現,我確實在工作中不只是在意經濟回報,而是我能不能在這個崗位上累積自己的專業解決問題,透過自己的能力去貢獻。

以最大化探索值作為選擇工作的標準

為了幫助大家能找到、判斷適合自己的工作,作者 Emily 在書中提到了「自我認知三角形」,三角形底部為自我認知廣度,而高則為時間長度,我們在工作的過程應該以最大化三角形的面積為目標去更好地認識自己。

書裡的圖示也能幫助讀者更清楚理解這個概念,只有當我們對自己有足夠的理解,才能選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進而發揮能力、貢獻價值並感受自由。

在三角形的理論下,選擇工作的標準也就成為了以能最大化探索值作為依據。例如作者在自身職涯裡,從石油探勘到時尚流行,看似毫無關聯性,但都有很多能嘗試的空間,藉此了解自己的天賦熱情,累積出屬於自己獨特的職涯道路,也才能紀錄在這本書分享給讀者。

而探索的重點在於要邁出行動,不論是在現有的崗位上盡力做到好,也要開放自己去嘗試不同的可能性。我自己曾經在一場職涯演講中聽到一句印象深刻的話:「選擇的代價比想像中低,不選的代價比想像中高」也鼓勵了當時正在轉職的我,決定離開客戶經理的前線工作,轉為信貸分析師的其中一個參考。如果只是一直想不會有答案,要去做了才能知道。

小結:耐心累積屬於自己的職涯的道路

探索自己是長期的修行,只有持續的理解自己我們才能在職涯和工作中表現更好也做得更愉快。我覺得這本書給對於工作意義感到迷惘的讀者是很好的參考,我們或許無法馬上就知道答案,可是只要踏出行動嘗試,持續在工作中累積,相信這個探索的過程會指引我們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Finance730 專欄作家:Ruby @ruby.lifeco

闖蕩香港8+年的臺灣人,用閱讀學習和體驗這個世界,再用寫作思考並了解自己。分享書摘包含商業趨勢、投資理財、職涯發展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