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2023年12月18日更新】內地網民熱議「香港已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述在香港引起討論。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並非只是一句出於惡意的詛咒,而是現實的發展的確存在這樣趨向的可能性。不過,先有財庫局網誌指「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說法完全站不住腳,隨後金管局余偉文及富衛主席馬時亨亦駁斥香港被評形容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相關言論。

【12/18更新】金管局余偉文:「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得啖笑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12月中亦在商台節目中反駁了一些網民對批香港其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是「得啖笑」。余偉文表示,根據數據,香港仍然是亞洲銀行體系中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他指出,儘管股市受到周期性影響,但香港的股票成交量比鄰近地區高出6至7倍,並且沒有顯示出大規模資金外流的數據。此外,他還提到今年上半年銀行盈利按年上升了170%。

余偉文還談到了香港樓市的情況。他指出,第三季末,本港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增至11,123宗,按季急升2.3倍,涉及金額達到593億元,按季升2.4倍。然而,他表示對高成數樓宇按揭的風險是可控的,平均每一萬個案只有兩個不良貸款。他解釋說,這是因為按揭保險佔了九成,所以即使樓市跌幅超過10%,仍然只有很少數的貸款人會陷入負資產的情況。他強調,按揭要求高,包括壓力測試和收入比率,還要考慮貸款人的穩定收入和工作類別,這樣才能確保安全性。

【12/18更新】馬時亨兩度回擊「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廢話

前財庫局長和商經局長馬時亨近月在先後在演講及報章訪問指,香港作為金融中心有五大支柱,除了新股集資表現較差外,其餘四大支柱表現良好,反駁了有關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言論。

他在先是11月27日在以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兼富衛集團主席身分出席「香港財經論壇2023」時指衡量金融中心的五大要素分別是股市、債市、銀行、保險和財富管理。他指出,除了股市IPO表現不佳外,香港的債市、銀行、保險和財富管理都有不錯的發展。根據數據顯示,香港債市今年發債數量在亞洲(除日本)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國和韓國;全球百大銀行中,有75家在香港有業務或辦事處,聘用了近10萬名銀行員工;保險業員工接近7.5萬人,香港在全球55家最活躍的國際保險集團中佔有3家,而新加坡和澳洲只有1家。在資產管理方面,香港的資產達到4.6萬億美元,超過新加坡的4萬億美元。馬時亨還看好香港在財富管理方面的發展,認為大灣區、中東和東南亞都有潛力成為香港的客源。

至12月中馬時亨接受本地傳媒訪問時再次斥指遺址論是「廢話」,又指在美國息口回落及中國經濟穩定後,本港將在2025年見到曙光。

然而,馬時亨承認,香港今年在股市IPO方面表現不佳,他所主席的富衛集團也因目前的市況而暫停了上市計劃。但他認為IPO減少是全球現象,香港今年新股上市減少了19%,紐約減少了16%,新加坡更減少了50%。馬時亨強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非常穩固,但也需要保持警覺,吸引人才並及時更新制度,包括簡化上市手續。

財庫局回應「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財庫局回應「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網誌題為「久經歷練的國際金融中心」文中指香港金融市場具備「國際性」、「綜合性」及「增長性」的特點,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並引述多項數據。

證券及期貨市場:

截至今年10月底,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為30.8兆港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 受惠於ETF南向通交易量持續成長及市場微觀結構改革,交易所買賣基金今年前十個月的日均成交金額達11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 衍生性商品市場方面,同期日均成交合約張數總額超過135萬張,較去年同期成長7%,形容以上數據進一步體現了香港作為全球風險管理中心的策略功能。

 互聯互通方面,今年前三季債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金額達人民幣40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6%,創歷年新高。 北向股票通的標的範圍於今年三月擴容,帶動今年第二至第三季的日均成交增長至超過1,130億元人民幣,比今年首季增長17%。

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

儘管去年香港的管理資產規模錄得14%的跌幅至30.5兆港元,但仍略勝於主要市場指數的表現,並錄得88億港元的淨資金流入。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數據呈現見底復甦的跡象,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管理資產規模由去年第三季的水平反彈15%,達到今年6月底的1.3兆港元。 本港在去年第四季至今年上半年的三個季度錄得合共690億港元的淨資金流入,比去年首三個季度的170億港元淨資金流入增長逾300%。 在香港獲發牌進行資產管理的持牌法團數年上升5%,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從業人員總數維持穩定,有54,322人。

長期而言,財庫局指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規模一直穩健成長,並在過去十年錄得143%的升幅。 近日也有公信力的市場策略研究公司指出,香港在2017-22年間管理資產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為13%,幅度為全球所有業務中心之首。 香港也預計在2025年前成為全球最大的業務中心。

銀行業表現:

受惠於淨利息收入和持有作交易的投資收入的上升,零售銀行的獲利在今年上半年錄得顯著成長。 具體而言,零售銀行整體稅前經營溢利在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上升120.5%,而資產報酬率亦在今年上半年顯著上升至1.15%。 今年前九個月,認可機構存款總額成長2.3%,其中港元存款增加1.6%,沒有顯著跡象顯示資金流出本港銀行體系。 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流動資金池也進一步擴大,今年八月底人民幣客戶存款及存款證餘額比去年同期增加12.6%,達1,112.7億元。

保險業務:

今年前三季度,在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畫業務)方面,新造保單保費為1,465億港元,年增30.6%。 受惠於終身壽險及危疾保障的需求,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上漲至468億港元,相當於個人業務總額的32%,超過2019年同期分別錄得360億港元及25.8%的相應數字。 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及淨保費則分別為538億港元及34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7%及3%。

大摩料2024年中央或允許美元兌人民幣匯價貶值至7.5算

安全理由|Big4德勤、畢馬威要求訪港高層須用一次性手機

中國經濟熄火|香港律師樓掀裁員潮 呻生意前景衰過2008年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