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中國證監會上月發布五大措施支持香港資本市場,被認為是支持港股終極反彈的重要利好消息,同一時間卻掩蓋了滬深港交所收緊了「滬深港通」的交易訊息披露機制,表面美其名是「保證市場整體訊息披露的一致性」,實際卻是限制了投資者的知情權。

互聯互通的安排已經有十年時間,可說是前行政總裁李小加任內最重要的貢獻:在內地仍然處於嚴謹的資本限制下,以一個「閉環式」管理容許內地投資者以人民幣計價買入港股,同時在出售時自動兌換回人民幣返回內地,充分消取了北京擔心投資者借買港股走資的擔憂,進一步確立了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

想當年要處理大量互聯互通的交易數據,當時我負責的財經台要決定向觀眾披露那些是重要訊息,而首先考慮到的,正是當年互聯互通因有額度限制,因此實時向觀眾交待額度使用規模是最重要資訊。

據港交所通告,有關北向交易的項目,如實時成交額及每日額度餘額的調整,將於周一正式實行。換句話說,滬、深股通不再顯示實時買入、賣出的交易金額和總額。同時滬、深股通與港股通額度餘額大於或等於30%時,只會顯示「額度充足」,不再顯示額度餘額。而港股通交易期間則仍維持公布買入、賣出成交額及成交總額。

A股近日表現回勇,北向資金更是錄得破紀錄新高,滬深港通北向交易持續錄得巨額淨買入,有助推動A股向好,兩市指數已連升四周。內地媒體經常以「聰明錢」來形容北向資金,只因北向資金每次大舉買入,往往能吸引其他投資者跟風,可見參考北向資金操作的投資者甚多。

基於互聯互通北向交易為目前外資買賣A股主要渠道之一,為投資者衡量外資情緒的「風向球」。外界一般相信,今次內地停止發布交易資訊,源於在去年人民幣表現疲弱,北向資金不斷流走時,被認為是外資大規模撤出A股,令內地股民亦跟風退場,最終導致A股及港股大跌。內地官媒便曾經發表評論指,不應過度依賴北向資金作指標。

沒有北向資金數據作為參考,對市場未必有即時影響,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北向資金一度錄得創紀錄的單日淨買入,加上多家外資大行陸續唱好A股,令市場信心大為提升,兩市總成交金額亦一度再增至過萬億元,相信就算沒有即時數據作為參考,資金仍有望短線繼續流入。

但一個金融市場的透明度仍然是衡量市場發展最重要指標,過去三十年本港金融市場透明度只有一步一步提高,從未見過有倒退跡象。彭博上月亦曾引述分析師意見指,暫停其北向交易成交額實時資訊公布後,投資者會少一個觀測指標,而市場則需要適應新的規則,恐怕在熱錢「潮退」過後,環球投資者就要重新考慮是否仍要投入一個透明度不足的股市。

作者:顏寶剛|前有線新聞助理總監兼有線財經台台長(授權轉載|原文鏈結

財經拆局|預算案賭仔心態:All In 樓市,有錢盡借

財經拆局|北上消費令零售巨頭處境艱難 結業潮年內恐會加速

財經拆局|「撤辣」引爆報復式反彈? 業主蝕讓續掀「掟貨」潮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