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一年半前特區政府發表虛擬資產政策宣言,宣布向全世界虛擬資產平台開放予散戶參與,全世界的虛產平台即時覺得雄心勃勃,特別是當時美國開始打擊當地的平台經營手法,包括關閉「薯條哥」Sam Bankman-Fried的FTX,於是蜂擁到香港開設業務,甚至引發JPEX之亂,但卻無阻特區政府要由新加坡手上,重奪虛擬資產中心的決心。

在經歷一連串醜聞後,負責監管虛擬資產的證監會,終下定決心重整監管原則,包括公開予人咎病的過渡期平台名單,並定期向外公布懷疑的平台資料(已公布有29家),防止公眾再像JPEX般受騙。

當局終於等到一年期過渡期結束,原來目標是大幅擴張本港的虛擬資產中心交易地位,不過最終卻事與願違,被交易商唾棄。

據證監會更新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名單,包括富途旗下PantherTrade、Bullish、Crypto.com等11家平台被當作獲發牌,不過臨近過渡期屆滿,卻有不少國際知名平台自行撤回在港申請,包括全球交易量排名前三的OKX、Huobi HK、Gate.HK,最新亦有交易量計全球第三大交易所Bybit於上周五宣布撤回申請。Bybit指經審慎考慮後,決定撤回港牌照申請,6月1日起暫停香港平台上除客戶提款外的所有產品和服務,建議受影響客戶按提供的指示盡快提取剩餘資金。Bybit表示,將繼續支持香港成為領先的虛擬貨幣創新中心。

而早前加密貨幣交易平台OKX及Hong Kong VAEXC亦宣布,同樣撤回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申請,並停止為香港用戶提供中心化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意味自2月底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過渡期申請大限後,原來申請的24家平台中,共有13間平台撤回申請,佔當中過半數,其餘包括永浩亞洲科技IBTCEX、全毅科技QuanXLab、火必(HTX)Huobi HK及Gate.HK。

本港決心加快發展虛擬資產交易中心,甚至不理風險開放容許散戶參與,金管局亦罕有放棄中立立場向銀行施壓要為平台提供開戶方便。既有政策支持,加上近日港股回穩理論上有利集資需求,那緣何多家大型交易平台卻選擇此時退出?

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近日撰文《我們是認真搞金融創新嗎?》,內文指OKX 的退場引來業界議論紛紛,質疑香港是否有真正的決心發展和擁抱Web3,目前的申請者(大多)規模都很小,更稱「香港不能從一開始撤退至安全線,妄想推行完全零​​風險的所謂創新。」

據報微信圈子出現了大量相關評論,例如部分標題為〈香港Web3剛開始就結束了嗎〉、〈香港人的傲慢,傷透了OKX的心〉等。它們指責當局在實際推行新制度的時候,官員們畏首畏尾,以保守避險為上,從傳統金融的思維出發,削弱了牌照的競爭力和靈活性。一些營運商即使已經投入大量資源和前期成本,到最後階段仍然決定退回其申請。

但這些就是真正理由嗎?保障投資者設定安全線,不應正是證監會的首要任嗎?

恐怕真正理由是違反了國家金融政策。眾所周知,內地已全面禁止虛擬資產交易,據內地網媒吳說報道,真正令平台放棄原因是證監會在申請牌照尾段,突然加入額外條款,要求所有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的申請者要簽署承諾書,承諾其任何主體在任何地區都不能擁有中國內地用戶。這項要求導致傳統的離岸交易所無法滿足。OKX 曾試圖組成產業聯盟反對這項要求但最終無果。

香港要強化金融中心地位,過去一年有兩個重要任務,包括要在限期內引入二百間家族辦公室,以及成功超越新加坡、成為區內虛擬資產市場樞紐。

前者因為一個杜拜王子成為中環笑話,後者雖然初頭係威係勢,中途卻引爆了JPEX 之亂成為「騙子之都」,最終更反被國策牽制,結果亦未能成事。

當波叔振振有辭說國家是香港最強後盾,唔該先熟下書,知道國家有邊啲紅線唔過得界,否則衰左比十四億同胞睇小,你話幾無面!

作者:顏寶剛|前有線新聞助理總監兼有線財經台台長(授權轉載|原文鏈結

財經拆局|「壽終正寢」的實時數據(財經拆局)

財經拆局|「蝕」字當頭 小陽春真係咁好景?(財經拆局)

財經拆局|北上消費令零售巨頭處境艱難 結業潮年內恐會加速(財經拆局)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