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2025年1月7日由香港地產建設商會與經民聯、民建聯合辦的「精簡發展管制措施 提升建造成本效益」論壇中,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太平紳士指,由2018年起已實施約100項精簡措施,將來一年更會有多60項新精簡措施陸續研究或實施。副局長亦強調決策局及部門均需採取「促進者」思維處理發展申請。
可見政府不同部門於改善發展流程下了不少功夫,期望有關160項精簡措施可幫助加快土地發展,降低發展成本。
「促進者」思維處理發展申請
發展局於2024年向所有參與跟發展相關申請的決策局/ 部門 發出通告 (包括非發展局屬下部門,如消防處),強調 「促進者」思維的重要性,並列出指導原則及良好作業方式。當中的主要原則包括:
- 頒布和履行處理時間/服務承諾;
- 檢視審批工作是否應由政府進行,或可否採用認可專業人士自行認證安排/獨立查核機制;
- 頒布清晰和方便使用者的呈交指南、常見問題和清單等;
- 確保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對建議的處理和審視保持一致;
- 全面和詳盡地提供具體和明確的意見(包括提供補充資料的要求);
- 避免重複處理同一申請,探討同步處理不同程序;
- 容許申請人延遲提交在處理申請時並非必要的評估/資料。
這份通告打破過往政府部門主要作為「監管者」的概念,於確保維護發展管制的基本標準同時,強調部門如何簡化程序、促進發展。事實上,過往香港得以發展,除了政府政策外,私人財團的參與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發展局的理念值得支持。
與地價息息相關
精簡及加快發展流程除了可令發展成本下降外,原來亦可以令地價上升。論壇中香港測量師學會代表劉振江測量師就提出如何在市況不變情況下令地價上升。因為地價正正由樓價減去發展成本而得出,當發展成本下降,地價自然上升。樓市整體升跌無人能夠全面控制,但降低發展成本則是可由政府及發展商所控制。特別在高利息環境下,每當減少發展年期一年,發展成本已可減達超過百分五(一年之利息)。

據筆者經驗,於圖則審批過程中,經常出現各政府部門堅守其利益/原則的情況,令申請人難以同時滿足各政府部門的要求,拖慢發展程序。如各政府部門可全面和詳盡地提供具體和明確的意見,部門之間互相合作,溝通,以及確立履行服務的處理時間,相信定能更有效地加快發展程序。
進一步改善地契要求
同時,近年地契的發展要求不斷增加,一般新發展項目都需提交不同技術評估,如交通影響評估,環評報告,噪音評估等。而且,大多新賣地亦加入需建政府設施的要求,如道路,社區中心,老人院社等。因此於地皮動工前,發展商亦需與相關部門如路政署,社會福利署等各政府部門溝通及交涉,亦需確保各政府部門滿意後才可開始動工,冗長的審批程序導致工程時間延長。
以2023年賣出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90號用地為例,發展商須按照賣地條件興建的政府設施包括長者鄰舍中心、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展能中心、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男童院,及網上青年支援隊中心。地契上亦規定買方須於地底興建地下購物街。單一個住宅發展項目,發展商便須興建多達6個政府設施。而這些設施亦需特別的樓宇設計,而發展地下街及停車場的掘地工程更進一步增加發展成本。

如將來政府能夠進一步改善地契要求安排,相信能再提升地價,減少流標情況。政府同時亦可引入「White Zone」白色規劃,令⼟地⽤途更靈活。
鄺偉賢|高力國際 估價及諮詢服務 地政咨詢主管
地盡其用|香港學生宿舍缺口擴大 工商廈改裝宿位值得探討(鄺偉賢)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