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高力國際及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聯合召開記者會,就北部都會區(北都)土地規劃提出建議,呼籲政府動態規劃土地用途,整合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內的土地,擴大教育用地面積,優先發展大學城。

倡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擴大教育用地面積至24至48公頃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都預留用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分別分佈於牛潭尾、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及新界北新市鎮。高力及劉國勳建議,把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內原本被劃為其他用途的土地,包括部分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工業及物流用地,整合並改劃用作發展大學城,令該區發展大學城的土地由原本約5公頃增加至24至48公頃。

高力香港董事總經理劉振江表示,隨著非本地生比例放寬,加上香港具數間全球百大專上學院優勢,教育機構對校舍及週邊設施需求不斷擴大,建議政府可迎合市場需求,借此動能提速北都發展。

劉國勳議員指出,洪水橋/厦村在三個選址中最具優勢發展大學城。該區已啟動收地並基本完成,港鐵洪水橋站預計2030年落成,交通配套成熟,惟現規劃的5公頃教育用地難以發展成具規模的大學城,必須整合其他土地。

高力香港研究部及零售顧問主管李婉茵補充,牛潭尾及新界北商貿及產業區的鐵路基建預計較洪水橋/厦村慢4年多才竣工,若善用洪水橋發展區的土地資源,更能配合專上教育的急速發展。

他們建議重新規劃時融合「產學研居」概念,引入相關企業和研究所、宿舍及人才公寓、商業配套等,發揮協同效應。他們認為洪水橋站南北兩面共約48公頃土地適合發展綜合性大學城,並可為本地工業升級注入高技術人才,促進學界與業界融合。

更多北部都會區大學城相關報導

送澧手記|「三流」大學城?

送澧手記|北都大學城乃各大學的必爭之地

北部都會區片區開發試點獲12份意向書 高力李婉茵:反應正面

專欄|北部都會區樓價欠吸引力 跨境南下購房未成熟(劉兆昌)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