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2025年至今股票市場因為消息面的因素而左右搖擺,關稅戰,特朗普以及馬斯克的反面對罵都再次顯示在如今波動的市場中,重押單隻股票的風險絕對不能忽視。在無法對沖風險下,分散就是唯一解答。

美股ETF|IGV主要持股:AI應用和雲端運營

IGV這隻專注於美國軟件類股的ETF變成短炒者心中的「金絲雀」,因為這隻ETF包含AI、雲端及數據中心相關的龍頭股,一旦領導市場AI概念熱潮轉淡,IGV會是第一批在技術上立即反映的指標;反之若再燃熱潮,走勢也會最先上攻。

比起QQQ,IGV在AI上的集中度更高,更能直接反映AI與軟件板塊的情緒波動,當市場出現風向變化(例如AI應用是否落地、企業IT預算收縮等)IGV的反應速度更快:相反QQQ成分股較多,變動會被非科技類公司稀釋,例如醫療、消費性電子等。而翻查過去技術走勢及資金流,2023年OpenAI、ChatGPT熱潮引爆時,IGV比QQQ率先升穿季線;2024年中段當科技巨頭支出疲弱預警出現時,IGV更早轉弱,可見其指標作用。

說回IGV,其核心持股包括MSFT、PLTR、PANW、CRM、CRWD等軟件和網路安全股,這些都是AI應用和雲端運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這些市值比較低的增長股在現階段往往會被QQQ等市值型ETF忽略。而目前市場沒有明顯帶領大市上升的主要題材,唯一值得期待而且獲得市場主流資金關注的便是過去多年對AI的資本投入是否真的能夠為企業帶來營收。

雖然不少AI軟件股的股價處於相對高位,甚至有不少人已經畏高,但從技術走勢來看,只要股價能夠持續創新高,並且回調時不跌穿重要支持區,仍然可以視為健康的上升趨勢,尤其IGV在近月的表現明顯跑贏大市,反映資金對軟體板塊的興趣持續。

當中,Google在早前技術大會所展示的AI應用能力,進一步證明AI軟體可與旗下產品直接綁定販售,變成真正可收費、可變現的商業模式。若在未來一兩個季度內,企業能公布相關AI服務為其帶來實質收益數據,例如平均售價提升、用戶數增加、AI變現效率改善等,都有可能觸發整個軟體板塊進行估值重估。

SaaS到Token計價:AI時代的新收費模式

此外,傳統SaaS收費模式亦可能出現變化,逐步由按月或按年收費轉為「Token計價」,即根據AI模型使用量計價,令收費更貼近實際應用,有機會提升單位價值及穩定現金流。這樣的變化亦令軟體企業有更多空間以及數據優化收入結構,進一步提升毛利率。

總結而言,留意IGV在不確定中的市況中作為「金絲雀」的象徵意義,如果妥善設定止蝕位作短期投機,在市況不明的情況下將會比單單分散投資更能兼顧攻守。

更多美股ETF資訊

Magnificent 7|一次過投資七大科技巨頭的美股ETF

美國政客ETF大比拼:保守派「天佑美利堅」嬴女股神佩洛西

歐股反攻|美股例外論破產 波蘭、希臘、奧地利ETF表現突出

美股趨勢|個股槓桿ETF四個月激增1倍 涵蓋Airbnb及Costco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