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在香港,公立醫院有政府資助,醫療收費遠比私家醫院便宜,令部分人養成「有病靠政府」的心態。但其實公立醫院的醫藥費也可以十分驚人,尤其是需要使用不獲政府資助的藥物。 因此,了解「藥物名冊」這個制度的運作方式,以及背後的資助安全網,對病人和家屬都至關重要。

什麼是「藥物名冊」 ?

到公立醫院看病,為什麼有些藥物近乎免費,有些卻需要自費?這一切都源於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設立的「藥物名冊」制度。

醫管局自2005年起實施「藥物名冊」,統一所有公立醫院及診所的藥物政策及用藥,確保病人可獲處方具成本效益、經安全驗證,而且有效的藥物。「藥物名冊」內部分藥物有政府資助,所以收費便宜,但若病人需要使用不獲政府資助的藥物,便需要自行承擔費用。

醫管局會定期評估新藥物,在每季(即每年一月、四月、七月和十月)更新名冊。
 

「藥物名冊」內有什麼藥? 

「藥物名冊」目前有超過1500種藥物,主要分為通用藥物、專用藥物及獲安全網資助的自費藥物三大類。

通用藥物

通用藥物是公立醫院藥物庫最常用的藥物,包括降血壓藥、降血糖藥、抗生素、止痛藥等。這個類別的藥物經證實對病人臨床情況適用和有效,並可供廣泛使用,這個組別佔名冊內約八成的藥物。病人只需支付標準的藥物費用(現時為每種藥物15港元,最多16星期),便可獲處方。

專用藥物 

專用藥物是經專科醫生臨床評估後,在特定臨床情況下處方予病人使用的藥物,例如部分癌症標靶藥、罕見病藥物等。這類藥物在特定的臨床應用下處方,公立醫院和診所會收取標準費用,即每種藥物15港元。不過,若個別病人在特定的臨床應用以外,選擇使用專用藥物,便須自行支付藥物的費用。

自費藥物 

這類藥物經證實有顯著療效,但基於成本效益的考量,經評審後未獲納入通用藥物或專用藥物名單的藥物,價格一般非常昂貴,病人需自費購買,例子包括罕見病藥物、新藥。不過,醫管局仍會透過安全網,如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為需要這些藥物而經濟上有困難的病人提供藥費資助。

如果想了解「藥物名冊」內的藥物,可以按此查看 「藥物名冊」的完整名單。
 

自費藥物如何申請資助?

為了協助有經濟困難的病人應對昂貴的藥物開支,醫管局設有兩大主要資助計劃——「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它們共同構成香港的藥物安全網。

撒瑪利亞基金 

撒瑪利亞基金涵蓋不同專科的自費藥物 ,包括血液科、風濕病科、腦神經科、腫瘤科、內分泌科、皮膚病科及少數治療罕有疾病的藥物。有需要的病人若要申請資助,均需由主診醫生評估及轉介,再通過醫務社工的經濟審查,經基金辨事處職員批核,才能獲得全數或部分醫療資助,而領取綜援的病人則無需進行經濟評估。

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 

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則涵蓋一些尚未納入撒瑪利亞基金,但迅速累積醫學實證和相對效益略高的特定自費癌症藥物,例如治療特定的癌症類別的藥物。申請人同樣需要通過經濟審查。

根據立法會文件,在2023至24年度,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為病人提供藥物資助金額分別達約10.5億元及8.6億元。
 

資助設門檻嗎?如何計算病人分擔額?

病人若想申請撒瑪利亞基金或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都必須通過經濟審查。當局會以家庭為單位,評估病人及同住核心家庭成員之收入、支出及資產,計算「每年可動用財務資源」(ADFR)。其後,醫管局會根據一套分擔比率表 ,來決定病人的最高分擔額。一般來說,家庭的經濟能力越強,需要分擔的藥費比例就越高。最高分擔比率為病人ADFR的20%,而無論藥費多少,病人分擔額維持不變。

為了令大家更易明白,我們假設了以下例子,並借助醫管局的經濟審查計算程式 ,幫大家計計數。

舉例一個4人家庭,他們要承擔一年70萬元的標靶藥費,假設他們的每月家庭收入分別為8萬元16萬元,家庭資產分別有70萬元及150萬元,粗略計他們每月認可扣減項目同為4萬元,如果他們成功申請資助,要自行負擔多少藥費呢?

     病人 A  病人 B
每月家庭收入$80,000$160,000
家庭總資產$700,000$1,500,000
每月的認可扣減項目$40,000$40,000
每年可動用財務資源$530,000$1,890,000
估計病人最高分擔費用$106,000$378,400

根據上表,病人A與病人B每年最高分擔費用估計達到10.6萬及37.8.萬。攤分每個月的費用分別約為8,833元及31,533元,約佔每月家庭收入11%及19.7%。縱使是中產家庭,負擔起來,相信仍會相當吃力。當然,實際審批及資助金額需交由醫務社工處理。

及早投保醫保 填補保障缺口

雖然「藥物名冊」及相關的資助安全網為市民提供了基本的醫療保障,體現了「病有所醫」的精神,但這個安全網並非萬能。當治療需要動用通用藥物和專用藥物以外、尤其是一些嶄新且昂貴的自費藥物時,並非所有家庭都能符合資助的經濟門檻。對於未能通過審查,或經濟能力處於「夾心階層」的市民而言,沉重的藥費隨時可能成為壓垮家庭的重擔。因此,及早規劃和投保一份合適的醫療保險尤為重要,讓病人在有需要時,能有更多治療選擇權,而無需為藥物開支憂心忡忡。

10Life作為香港的保險比較平台,引入由精算師設計的評分制度,公平比較不同保險產品,讓消費者可以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立即查看10Life的自願醫保比較,了解更多詳情。如果想更了解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保險,歡迎與10Life的保險顧問聯絡

資料來源:醫管局、立法會文件

(授權轉載|原文鏈結

更多香港藥物資訊

萬寧擴大藥物回收計劃 全港近70個回收點助減少藥餘

6160|百濟神州英文改名BeOne 在香港已引入3款創新癌症藥

減肥神藥|平安健康與諾和諾德中國達成戰略合作

全港最大中藥連鎖店|華潤堂宣佈香港全線19間分店下月結業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