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021年是炒「市夢率」的時間,買的股票不賺錢不緊要,最緊要該行業可以無限憧憬,才能引發資金流入,但當騰訊(700)管理層也告訴大家:「遊戲收入並非盈利增長的前提」,就知從消費者身上賺更多錢是有多麼困難。
今明兩年通脹一定是我們的首要難題,在能源、資源價格高居不下的新環境,會出現新的商業模式。我較喜歡的,會是「穩定的清潔能源」和「資源回收」兩種方向。
「資源回收」聽起來可能很低技術,但2015蘋果曾經披露,透過回收旗下產品獲得了3.5264萬盎司的黃金。以現時金價每盎司1,752.7美元,價值6180.72萬美元(約4.81億港元)。另外,還有銅,以及銀、鎳、鋁、鋼、鉛、鋅、錫、鈷、玻璃和塑膠等回收材料。其資源回收盈利能耐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規模。
電動車產業,才是與資源價格互動最大的行業,其中鋰最搶手,有「下一個石油」之稱。
現在的電池資源需求還未算誇張,今年首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升1.2倍(包括上海封城因素),未來電動車持續增長下,鋰礦的產出卻未必能夠跟上需求增長速度,因鋰礦項目從構思到投產要長達10年以上,所以有分析認為,鋰供應不足問題至少維持10年到15年之久。
澳洲是最大鋰生產國以及出口國,其出產的鋰2021年佔全球近五成水平,該國估計,2023年鋰市場進入供需緊張,因電動車電池所需碳酸鋰的全球需求量將從2021年48.6萬公噸上升至72.4萬公噸,鋰產量從48.5萬公噸上升至82.1萬公噸。即是說,單是電動車市場已用掉碳酸鋰的88%產量。
今年4月,Elon Musk在Twitter上表示,鋰價飆升至瘋狂水平,但鋰礦物本身並不稀缺,只是開採與精煉的速度很慢;如果情況沒有改善的話,Tesla可能會跨入鋰礦開採與精煉行業,確保有穩定的鋰原料供應。
雖然環保可以提升企業形象,但說到尾,環保能夠盈利有商業價值才是重點,在高通脹之後,資源價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後,回收開始變得有價值。否則,資源維持「白菜價」的話,企業亦不會有回收動力。
市調機構Statista估計,至2030年,鋰電池回收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80億美元(約1400億港元)。要留意的是,單純「回收」電池資源,還未算物盡其用。
說到尾,環保是要將一件產品的價值物盡其用,以電動車廢舊電池為例,當電池健康度低於60%,便不太適合繼續在馬路上行走,車廠用以舊換新的方式換電,回收成本極低,也有利留住客戶。
這些回收的舊電池可以用於滿足新能源項目的儲能需求,雖說在科技進步下,電池儲能的成本正急速下降,但總比不上回收所得的電池成本低,靈活性也比熱儲能、物理儲能來得大。這種新商業模式,將令電動車大龍頭更大,亦是「霸權企業惡上加惡」的主因。
電動車龍頭過去幾年已賣出不少車,累積了足夠的舊電池,「再用」和「回收」都有足夠的量,產生規模效應,一批「造車新勢力」反而要時間進一步累積。這個情形下,掌握電池技術的龍頭會再多一項盈利來源,成為爭競優勢的一部份。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