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Ruby 書摘|《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的人類觀察

《不當行為》是美國資深經濟學者理查・賽勒透過自己在研究生涯中的觀察,總結出人們是如何在看似理性的經濟環境裡,做出的不理性行為。這本書能幫助我們看清楚在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行為,是如何受到經濟學和心理學的交錯影響,形成即使理智上知道不合理但還是會去做的事情。

這本超過 450 頁的作品,除了是賽勒博士的對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也帶有一點個人自傳的成分。章節數偏多,我認為不一定要依照標題的時間順序去看,而是可以依照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逐次閱讀,並同時去反思在自己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出現作者所描述的現象。

生活中的不理性行為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不妨可以和自己的生活日常去對比,看有沒有真實的經歷能和作者的舉例互相呼應。我覺得這也是在看經濟學類書籍有趣的地方,看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是不是也有不理性的成分。

心理帳戶」概念

例如對於「心理帳戶」的概念,書裡的說明是-你越常使用某個已經花錢購買的物品,對這筆交易的感覺就越好。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對於花錢越多得到的物品,我們佔據、使用的它的時間也會比較多,因為我們希望花錢能花得「值得」,即使這個物品沒有那麼適合我們也一樣。但如果是從理性的經濟學角度來看,如果這筆消費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那應該要果斷作為沉沒成本放棄。

建議零售價

再來是被廣泛運用的「建議零售價」,經常會在超市或賣場看到價格牌子上被打叉的較高價格並顯示為特價的商品,其實賣家一直都是以特價賣出;可以留意這些物品是不是我們會經常性採購的項目(通常大概率不是),而我們是不是會為了更優惠的價格買入其實沒有那麼符合自己需求的物品。

「對損失比獲得更加敏感」

還有很熟悉的「對損失比獲得更加敏感」,能夠解釋我們對於金錢的損失會比賺到更加痛苦。而這還能體現在高風險的投機行為,作者的體悟是對於面臨重大損失並且有機會扳平的人,接受風險的意願會變得格外高,即使他們平常是會規避風險的人。我們不值得為了彌補損失而去冒可能會失去更多的風險。

行動建議

在了解作者所分享的許多不理性行為後,建議也不要錯過書裡的最後一個章節,有提供了實用的行動給讀者,作為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參考的原則。像是細心觀察與勇於表達,看似很稀鬆平常的建議,其實要真的去實踐也並不簡單,它要求我們對已經很熟悉的規律生活去主動感受,對於有覺得不合理的地方,也要有勇氣去抒發自己的想法。

例如對我來說,在換到新工作中最需要熟悉和適應的是,面對不會的任務或流程,要能夠不怕丟臉,去請教有經驗的同事。最簡單的像是在金融業裡常常有許多字母的縮寫,偶爾問身邊的同事這個詞彙的全名是什麼,發現對方也會需要思考一下,才體會到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

而我覺得這也是賽勒博士想要透過研究行為經濟學去傳遞的訊息-透過觀察周圍的環境去反思,再去行動、獲得反饋,並在這樣的正向循環中更了解自己和周圍環境的想法。

小結:落實在日常生活的經濟學觀察

行為經濟學看似生硬有距離,其實離不開對真實生活的觀察和反思,能從這本書中看到理論的經濟學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複雜又多變化的人性後會如何呈現,是很有趣的現象。

推薦《不當行為》給希望能更好理解生活中的經濟學的讀者。

【Finance730 專欄作家:Ruby @ruby.lifeco

闖蕩香港8+年的臺灣人,用閱讀學習和體驗這個世界,再用寫作思考並了解自己。分享書摘包含商業趨勢、投資理財、職涯發展

Ruby 書摘|《持續買進》累積財富的直接原則

Ruby 書摘|德國股神《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從技術到心態的學習之旅

Ruby 書摘|《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工作生活都有用的技能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