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樓市自防疫措施被撤回後,曾出現過一輪反彈;惟踏入第二季之後,反彈開始乏力,市道又轉疲軟,沒法發揮支柱產業的作用,導致中國的經濟復甦未如預期中那麼順利。
這種情況已導致人民幣匯價受壓,連港股也一度下試今年的新低。市傳中央政府將很快出重手救市,以免情況進一步惡化。
一般估計,中央政府將推出的救市措施,大體都是減息降準,希望藉寬鬆的貨幣政策去方便民間作更多的消費與投資,令經濟恢復動力。
不過,亦有市場人士預期,光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對推動中國的經濟發發展可能效果不會太明顯。原因是中國社會現時並不缺錢。中國民間儲蓄率接近四成,全國的存款總額超過250萬億人民幣,只是中國人的危機意識重,當他們擔心未來日子可能不好過的時候,就會積穀防饑;有錢也不敢投資。
因此,顯示中國不是資金不足問題,而是信心不足問題。而造成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政策並不一致,有時甚至會自相矛盾。
以地產市場為例,政府一方面說要恢復房地產作為經濟的支柱產業的功能,並說要支持開發商參與更多的開發項目;但同時嚴格執行原先的限購、限價政策,叫開發商建設出來的樓房不容易找到合資格的買家;即使遇到受歡迎的樓盤,亦不能按市場的需求來定價,而只能按政府的指導來訂價。這些措施都大大挫傷了開發商投地的積極性。
這些措施不但打擊開發商,亦打擊小買家。原因是小買家將來想賣樓套現時,一樣會受到這些限購與限價措施影響。
再者,近年中央多次表示,將來擁有房地產的人是需要交房產稅的。中國的租金回報率已經偏低,如果還要交房產稅,有誰還願意在中國作房地產投資?
其實,中國人一向都視房地產為最好的儲存財富工具,一有餘錢就喜歡把錢往房地產市場投,無須政府刺激或鼓勵。問題是現時國家的基本政策是「房住不炒」,意思是房子只宜用來居住,用來炒賣當然不對,用來投資亦可能好不了多少。
【其他施永青專欄文章】
如何紓緩香港的人口流失問題?
移民離港原因有三 重建中間派對一國兩制信心至關鍵
香港人必須從現實角度思考政治問題 非單講道德原則
在中國投資最忌是不懂得看政策,既然最近當局已定了調,老百姓就只好有房子住之後就不買樓算了,以免違反國策。
然而,中國房地產過去之所以能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是因為老百姓都願意把餘錢往那裏投;現在願意投資房地產的人大幅減少了,房地產就不容易再起支柱作用了。如果內地短期裏的確需要借助房地產來支撐經濟,亦起碼要全面撤銷限購與限價政策,並把房產稅壓後五年再討論。只有這樣,宏觀的減息降準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