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近幾年,買盲盒成為部份年輕人間的新潮流,一個金髮碧眼、乍看起來有點兇的小女孩頻頻出現在大眾的視線內,她正是泡泡瑪特的招牌角色——Molly。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9992)頂著「潮玩第一股」的名號上市,股價一度高見106元,但如今股價卻直插約九成跌至10元,不禁引來市場質疑:「泡泡瑪特的泡泡要破了嗎?」

2009年,大學剛畢業的王寧在經過香港著名潮玩零售店LOG-ON時靈機一觸,並在2010年於北京中關村歐美彙購物中心開始了泡泡瑪特首間店舖,但始終沒闖出名堂,與未來的潮玩龍頭企業有一段距離。

孤注一擲的決定引來爆紅

成功的起點,在2016年時王寧面臨的一場危機。當時,泡泡瑪特主力經銷的日本盲盒產品Sonny Angel版權即將到期,泡泡瑪特急需新的台柱。因此引來王寧在微博上問的一段話——「大家除了喜歡收集Sonny Angel,還喜歡收集其他甚麼呢?」結果,過半的答案都指向了Molly。王寧果斷地採信網民答案,前往香港會見知名設計師、同時也是Molly原作者王信明,隨即簽訂獨家授權協議。王寧當時決定ALL IN 潮玩,取消公司其他經營的品項。

在王寧般孤注一擲的決定下,Molly竟一泡而紅,其盲盒在天貓剛上架隨即被一掃而空。到底這小小的一個紙盒,裝著一個簡單的塑膠玩具,為何能引來大批年輕人的追捧?

Molly的成功其實可簡單歸於兩個原因。其一,是年輕人的自我追求。當大家都希望透過一些與眾不同的潮物來突顯個性時,便引來了各種個人小眾品牌與潮牌的誕生,例如Be@rbrick等等。而相較起這些歐美等潮牌,大量生產的Molly成本與定價都較低,以每盒59元人民幣的價格拉低了潮玩的門檻,再加上打著國產的旗號,引來在國內2017年的爆紅。

第二,Molly相較於其他同類型產品而言,小女孩的外表更能針對女性的需求。成功填補在當時在主流潮玩市場以男性需求的空缺。據泡泡瑪特的招股書中所指,年齡介乎15歲至40歲,受過良好文化教育的年輕一代,是潮玩行業的主要受眾。 招股書中說,這一群人,收入尚可,購買力強。他們普遍住在一、二線城市,生活壓力大,精神需求高,消費主義就成了他們的慾望釋放口。

搶購潮令Molly在年輕人之間引起話題性,就如同國內中老年人見面要送茅台、小學生第一次見面要一起玩王者榮譽一般,Molly成為了一種見面就可以聊的社交貨幣。年輕人認為Molly是酷的、有品味的,銷量就如滾雪球般水漲船高。更不用說,盲盒玩法為收藏玩家用人為的方法為產品創造了稀缺性,這種種因素都成就了Molly與泡泡瑪特。

為何泡泡瑪特不紅了?

成也潮牌,敗也潮牌,潮牌的生命周期本來就較短。正如上文所說,潮牌的重點在於一種個性、一種酷、一種品味,但透過大規模生產、與電商配合散佈至全國的Molly已經很難算得上是有個性的潮玩了,這樣的佈局某程度上透支了Molly這品牌的生命力。

有國內網民在微博上表示,越接觸越沒有感覺、新鮮感沒了、感覺都很類似。在各大社交軟件上,都沒有任何與Molly相關的自傳播內容,就連年輕人愛用的表情包,Molly也沒能成為被二次創作的對象,反映了消費者的新鮮感沒法維持。再加上品控不一、粗製濫造、二次銷售,纏繞在Molly身邊的壞消息越來越多。

泡泡瑪特上市至今股價圖

泡泡瑪特於今年第三季於天貓銷售大跌兩成,有商場及流行玩具行業專家指,防疫措施損害線下零售銷售,同時流行玩具屬非必需消費項目,而目標客群(一線城市的年青消費者)正受到經濟疲弱及失業所影響。

若泡泡瑪特再也沒法找到一個像Molly般的台柱,再加上中國整體經濟下行的大環境,恐怕離泡泡瑪特這泡泡要爆破的時間不遠了。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