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去年底一度跌穿7算水平,不過隨著內地解除「動態清零」,大部分經濟師均認為「穿七」只是短期現象,事實亦好像他們預期一樣,人民幣跟隨內地經濟數據轉強,甚至一度升至6.7兌一美元的高位。
期間更有不少聲音提出,人民幣國際化及儲備化的地位提升,講到言之鑿鑿說可以挑戰強美元地位,一些大國好像俄羅斯及巴西央行更增加人民幣儲備水平,被視為支持人民幣的國際聯合行動。
當人民幣說到好像已經能取代美元,但現實卻是另一個畫面:人民幣經過十二月及一月轉強後,二月後人民幣已經轉為橫行,步入「五窮月」後更是快速貶值,兩度試穿七算低位,重回去年十二月初的水平。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
內地近期經濟數據扭轉首季樂觀情緒
當然五月最明顯的變化,是內地經濟全面失速,完全扭轉第一季的樂觀情緒:先是首季表現「係威係勢」的出口,突然一下子轉弱,之後公布的PMI、消費零售及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均遠遜預期,青年失業率升至兩成新高;然後最重要卻最被忽略的是通縮風險因素,CPI 按月下跌,如果趨勢持續,恐會令整個經濟陷入泥沼。
而除了內地經濟數據外,人民幣近期走弱也受缺乏外資流入,實際上,今年第一季外資持有中國國債的規模罕見下跌,加上過去幾個月內地執法部門透過修訂《反間諜法》,不斷打擊一些從事盡職審查的外資諮詢機構,部分外資高層更被拘捕,令這些為外資從事內地調查業務的公司幾乎全面撤出,甚至連累本港的分支機構亦全面撤離。據聞有外資公司高管仍要到內地公幹,總公司的勸告是不要帶同有公司資料的電腦或手機到國內,以免一旦出事會有機密資料外洩。
當然最影響資金流入的,還是過去幾年不斷惡化的地緣政治關係,美銀的投資者季度調查多次顯示,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升級,已經取代企業盈利及經濟衰退成為投資者最關注的因素。由今次G7擴大會議看到,全球主要國家對「圍堵」中國的取態明顯,當中最明顯不過是過去一直取態模棱兩可的日本,貌似突然「瞓醒」,作為G7 主辦國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還邀請了一些非成員國參加峰會,包括澳洲、巴西、印度、印尼、南韓和越南,基本已經由東、南、西邊已經包圍中國,由整個形勢可見,進一步圍堵中國的格局已成形。
G7峰會對中國的態度與影響
雖然最終為期3天的G7峰會周日落幕,峰會雖然沒有如外界猜測「嚴厲」批評中國,美國總統拜登甚至發出希望可以和中國「解凍」的奇怪宣言(可笑是中國完全不理會拜登表態),但各國仍非常關注中國的經濟脅迫,公報強調要減少關鍵供應鏈過度依賴中國。英國首相辛偉誠甚至直言,中國對全球安全和繁榮構成「當今時代最大的挑戰」,要跟七國集團將採取措施,阻止中國利用經濟脅迫,干涉其他地方的主權事務。
內地官方對人民幣貶值的反應
面對一系列不利因素,既可以解釋近期不斷貶值的人民幣基礎原因,但同時亦可以了解今次人民幣「穿七」之後,官方幾乎毫無反應,除了派出前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提出人民幣匯率不會單邊上升或下跌,而是雙向波動、穩中趨升等官方說法外,基本上連「托都費時托」,變相是容許人民幣貶值,相信正是要透過將匯率貶值刺激出口,但這在外國需求疲弱,這個如意算盤未必再打得響。
港股與人民幣的關連性
值得留意是,港股與人民幣表現的關連繫數,可以說是眾多資產市場中最高╴由去年十月、十一月人民幣大跌至7.3兌一美元,正正就是恒指失守萬五點的關口,而隨著十二月內地解封,不論恒指或人民幣均大幅上升。但港股近月的弱勢卻相當明顯,經過1月份大升之後,2月份恒指已幾乎丟失1月份的全部升幅。3月份的反彈,亦幾乎在4月份的調整中全線回吐。結果就是今年頭4個月,恒指大部分時間只是在19,000至22,000點之間窄幅徘徊。
【相關報導】
投資專欄︱沙特使用人民幣?
回歸25年|細數任志剛歷年聯繫匯率言論變化
聯繫匯率議論再起 梁定邦稱最壞情况下港元轉與人民幣掛勾
反觀外圍市况,英國德國及股市已率先創出歷史新高,曾經迷失30年的日本股市,近日表現更加是氣勢如虹,創出33年高位。美股儘管面對國債上限以及加息陰影,但標普500指數由年初至今亦錄得超過9%的回報,距離2022年初的前歷史高位只差15%,至於納指更在AI 概念下表現神勇,一洗去年的頹勢。
相反今年港股完全沒有走出去年低潮,五月在人民幣轉弱下又跌至二萬點樓下,嚴格上說港股已跌了4年,這應是歷史以來沒見過,或者我們可能要問一問自己,內地如果真的被圍堵與外國市場「脫勾」,那麼香港就必須要再考慮自己的定位?
作者:顏寶剛|前有線新聞助理總監兼有線財經台台長(授權轉載)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