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顏寶剛-金管局-外匯基金-余偉文-家庭負債總額

周三金管局公布一系列數據,媒體焦點都放在外匯基金投資,在第三季錄得歷來第二高虧損,投資虧損達1001億元,首三季累計更蝕2655億元,形容是「股債匯三殺」。

過千億元的季度虧損,說來有點抽象,但這個已是外匯基金歷來第二次有過千億的虧損,對上一次已要倒數到2020年疫情剛爆發的第一季,這在香港官員常說已經復常HK is Back 的今天,真是有點平行時空感覺。

更重要是今年首三季,外匯基金已經損手逾2600億元,佔外滙基金虧損幅度達6%,這對金管局來說絕對是成立以來的「黑暗時刻」,因為對上一次有全年錄得如此大額虧損,已經要倒數到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但當年損手亦只是750億。即使第四季當局有本事能賺回一千億,全年虧損仍會創下歷來最高紀錄。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好自然將虧損責任歸咎投資市場,形容是「幾十年來第一次見到股票、債券和外滙市場投資者都面臨虧損」,資本市場「無險可避」。

當然以恒生指數計,即使十一月大翻身急升26%,創廿四年來最大月度升幅,但今年來仍然下跌了兩成,不過如果將資金放到美股,道指今年只是下跌了5%,如果眼光利害一點,在九月低位買入,回報更逾兩成。

以外匯基金過去一直自豪的審慎投資策略,今年居然勁蝕逾2600億,負責官員只是輕描淡寫說「無險可避」,與日前在金融峰會上的一副得意樣子,說「香港開始復常」,真有天淵之別。

但今天更值得關注的,我認為還有兩組數字是被媒體忽略,其中一個是存款及貸款變化,另外一組則是「家庭負債總額」。

先說港元存款,十月再下跌1.4%,跌幅較九月的1.1%再擴大,已經是連跌四個月,更是去年七月以來最大按月跌幅,按實際規模計(7.27萬億元),就是2020年6月以來最少,較去年初的高位更跌了16%。

當然,部分原因是由於聯儲局進取加息,部分本地銀行提高了美元定期利率水平,於是市民就由港元存款轉為美元,但不可以排除是港美息差因素,令資金流出香港,這由銀行體系結餘跌穿一千億可以引證。

至於銀行貸款亦持續疲弱,十月大跌1.2%,表現是今年來最差。如果以全年計,按金管局數據(圖二),以年率計首三季本地貸款錄得0.9%負增長,這在過去十年是從未出現過,即使在2020年疫情首度爆發,當年貸款仍有1.2%增長。

同一天金管局進行的第3季「中小企貸款狀況調查」,有12%受訪者表示銀行對其貸款的取態有所「收緊」,而前一季的結果僅為7%,銀行「落雨收遮」是信貸緊縮的第一步,可見本地經濟基調,並不是好像官員「說好香港故事」那麼動聽。

更值得留心的是香港的經濟,已處於一個高槓桿水平。表面上,特區政府沒有外債,但私人部門債務卻愈升愈高,這就是我覺得需要關注的第三組數字:家庭負債總額。按金管局公布,截至今年第三季,家庭負債總額佔GDP比重(見圖三),已經升至94.6%,是05年以來新高,亦比當時幾乎翻了一番。

按金管局解釋,約九成的家庭負債為住宅按揭貸款,以及有金融資產抵押的貸款,這反映了在高樓價的香港,不少家庭仍然要為高昂樓價負上沉重債務。

現在的危機是,在激增的家庭債務下,香港樓市已確認步入下行周期(較高位跌逾16%),加上利率有追加風險以及香港經濟連續三季負增長,使得捍衛聯繫滙率要比1997年時更加困難。在金融管理局管理的外滙儲備,已從去年底約5000 億美元跌至十月的 4170 億美元,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跌幅,資產水平回落至2016年底以來最少。

當然,目前外匯基金規模仍是貨幣基礎的1.6倍,金管局仍有相當實力擊退炒家捍衛聯匯制度,但正如本欄一再強調,捍衛聯匯需要整個社會負上高昂的代價,在經濟深度衰退下仍要大幅加息以保持港元穩定。

更重要是,政府財政狀況正在大幅惡化,截至十月底財政年度首七個月的財赤已高達2,757億,比原來預算高了2,200億元,財政儲備更跌穿七千億大關(6,814億元),只夠政府開支的十個月,這是回歸以來從未見過的低水平(03年沙士最差時候也有13個月),一旦全年財赤遠高於預期,加上外匯儲備減少,這就是爆發金融危機的最大關鍵。

諗諗下,可能標題改為「香港的黑暗時刻」更加貼切。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