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Howard-Mark-橡樹-資產-管理-Oaktree-債券-信貸-投資最重要的事

人稱「價值投資大師」、管理資產規模過千億美元的橡樹資產管理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Howard Marks早前分享的宏觀市況備忘錄值得投資者細讀。文中他梳理投資環境的巨變(Sea Change),新形勢下資產配置的「打法」理應因時制宜,投資者們應撫心自問「有咩理由唔將大部份資產投入信貸工具度?」,例如如固定收益產品等。

藉有暢銷書《投資最重要的事》的Howard Mark於10月中披露的備忘錄稱撰文的初衷是想呼籲客戶進行重大資本重新分配,因為在未來數年高息環境可能會產生多種影響:

  • 經濟增長可能會放緩;
  • 企業利潤率或遭侵蝕;
  • 違約率有機會上升;
  • 不再可寄望資產升值;
  • 借款成本難以持續下降(儘管為了對抗通貨膨脹而提高的利率可能在通貨膨脹緩解後會略有回落);
  • 投資者的心理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統一樂觀;
  • 企業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容易獲得融資

以上種種都意味住長期投資異常容易的「歡樂時光」已成過去,世界「恢復正常」。他口中的「正常」並非指利率會回到上世紀80年代,也沒有理由相信5年後的短期利率會明顯高於現時水平,而是投資者能夠輕易取得資金的好光景已成歷史。

投資市場的歡樂時光即將過去?

因過去40年的減息周期內,用借來的錢購買資產的投資者享受「雙重好處」,而投資者應注意,幾乎所有槓桿投資策略都是在利率下降或超低利率時期被推而廣之,而今時今日絕大部份的投資者在1980年進入金融市場,即從未經歷過利率持續高企或反覆向上的年代,誤以為2009年至2021年利率環境才是常態。

當市場形勢逆轉,槓桿買資產的人可能會忽略過往的資產升值是源是利率環境,而錯誤地認為利潤來自投資策略的價值,甚至可能視之自身技能和智慧,漠視投資的基本規則:「別將智慧和牛市混為一談。」(Never confuse brains and a bull market)

他過去曾經將過去40年的利率下行周期的投資行為比喻為在機場的自動人行道上行走。「如果你站在人行道上不動,你會毫不費力地移動;但是,如果你以正常的速度走,你會快速前進——可能甚至不完全意識到為什麼。事實上,如果每個人都在自動人行道上走動,這種情況很容易被忽略,行人可能會得出他們快速前進是“正常”的結論。」

如今形勢逆轉,透過槓桿購買資產就搭上「順風車」可能不再足以令投資成功,未來要想獲得優異的回報很可能重拾「執平貨」面的技能,而貸款、信貸或固定收入相關領域的投資情況應相應好轉。

例如在2022年初,高收益債券的收益率在4%徘徊,而至Howard Marks執筆之時(數據截至2023年5月底),高收益債券收益率已升至超過8%,瑞士信貸槓桿貸款指數(Credit Suisse Leveraged Loan Index)息率達10%,意味住非投資級別債券的稅前利率時至今日已接近或超過股市的歷史平均回報。

「價值投資之父」Benjamin Graham

更重要是信貸投資工具提供的都是「合約回報」,長期持有人的回報不會受市場流動性所左右,而投資股票則按「價值投資之父」Benjamin Graham所指「如果市場(Mr. Market’)心情好,你咪有錢賺,則否就無。」

股票 vs. 債券

信貸投資工具與股票的預期回報競爭為時已久,如今投資者的靈魂拷問該是「有什麼理由今天不把大部分資本投入到信貸產品中?」對於許多常見買債的憂慮,他亦有文中逐一解答,例如基金經理挑選的多元化組合可以減低違約風險及債價波動,而許多人堅信股票和地產可能在通膨脹周提保護資產,但Howard Mark稱在上世紀70年代的經驗是,只有當股票和地產的價格跌至一定程度後才可以有防禦力。

不過,Howard Marks在文尾強調,備忘錄不是想指利率水平會重點上世80年代,也沒有理由相信經濟即將出現嚴重或長期衰退,而股市估值雖然處於高水平,但期待股災並不理性,數千字的長文只是想帶信貸工具的投資回報相對於股票有很強的競爭力,能夠在較低的不確定性下提供超過許多投資者所追求的回報或者精算假設。

更多投資/債券相關資訊

投資智慧|全職投資者買債心得分享(莫家強)

Ruby 書摘|《持續買進》累積財富的直接原則

香港細價股尋寶 透視David Webb 2023年執倉行動

香港債券市場代幣化重點|金管局:DLT債券持續「試新嘢」

美債息率仍然高企 安聯投資:加息周期尾聲 看好亞洲IG債券

放手的美學|價值投資基金OAKIX一個持續逾20年的投資失誤


更多最新最熱最有用財經金融地產資訊 請即登記成為Finance730會員

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finance730hk@gmail.com

▼追蹤Finance730 動向 官方網頁

▼緊貼最新市場走勢? Facebook

▼投資教室 專題研究? YouTube

▼消閒生活 時尚品味? Instagram

發佈回覆